分卷阅读233
好痛苦啊。
杨桃笑他痴心妄想:“他们不在江口卖衣服啊,江口的生意又不差。”
虞凯无话可说了。虽然江口比不上县城,但那好歹是他们的大本营,再说同样也挣钱啊。
但江海潮却如同醍醐灌顶般,连牙都顾不上刷了,直接吐出嘴里的泡沫:“对,应该把他们叫过来!”
说着她拔腿就想去打电话。
等她跑到大街上,看着两边摆摆摊子卖菜的街道,她才猛然回过神:这个点儿,卢艳艳他爸根本没上班,电话压根不会有人接。
可理智是一回事,熊熊燃烧的野心又是另外一回事。来都来了,公用电话亭近在咫尺,她兜里揣着电话卡呢,总要试试看吧。
老天爷似乎今天心情特别好,电话拨过去之后,竟然只响了两声,就被人接起了。
卢艳艳的声音特别清晰:“喂,请问你找谁?”
反而叫江海潮吓了一跳:“我找你,你们怎么现在就在你爸办公室?”
卢艳艳嘿嘿嘿,跟偷吃了香油的小老鼠一样得意:“镇长出差了,去学习了,要半个月呢。昨晚我就在我爸办公室睡的觉,哈哈哈,开了一夜空调。”
好爽啊,江海潮都忍不住各种羡慕嫉妒恨。
“哎,问你正经事啊,衣服卖的怎么样了?”
卢艳艳有点笑不出来了:“就那样吧,反正也有人买,但肯定比不上赶场的时候。不管我们怎么吆喝,买的人也就那么多。”
搞得现在都不用她说,高强和王佳佳都自觉主动的晚饭只选择一碗馄饨加一个烧饼,再也不好意思要什么大肉面了。不然一天一块钱的工钱拿的有点烧手。
卢艳艳正羞愧呢,她这个临时负责人实在没能耐。组织都已经放权给她了,结果她不仅没能蒸蒸日上,反而每况愈下。
江海潮却大大地松了口气:“我就知道是这样。”
卢艳艳要跺脚:“哎哎哎,我们已经喊的嗓子都要哑了,我们尽力了。”
“就是因为知道你们尽力了,所以目前的状况很正常。除了赶场的时候以外,一直待在江口镇的就是那么多人,要买衣服的也只有那么多人。等他们都买过一轮之后,不可能再多买。这叫,对,市场饱和!”
衣服和小吃不一样,一般人只要手上不那么紧,可以隔三差五甚至天天买小吃。但他们绝对不会天天买衣服(划重点,挥金如土的有钱人除外!)。
所以当初她考虑的是在江口卖卤虾和卖衣服,两手抓两手都要硬,好彼此作为补充。
但现在的情况发生变化,她必须得调整政策:“OK!江口不要管了,除了赶场日之外,其他时候我们都不卖。你别急,绝对不会让你们闲着。你问问王佳佳和高强,你们想不想来县城?想不想把下学期的学费挣了?”
卢艳艳震惊了:“干嘛?你在县城干啥了?”
“卖衣服呗,还卖西瓜。县城人多花钱大方,比在江口卖的好。快来快来,你们坐车到县中门口。10:00到的话,中午我请你们上饭店。对了,把书包加上哈,暑假作业不要忘。”
卢艳艳都没再细问究竟是怎么回事,下意识地回答:“没问题,一个都不会少。”
江海潮挂了电话,终于长长地吐出口气。
很好,她的人马召集齐了,可以撸起袖子,大干一场了。
第92章
人多力量大
江海潮咚咚咚跑回租房,招呼虞凯和杨桃先去拿昨天他们订的饼。
至于她自己,还有项重要的任务呢。她把人招来了,除了管饭之外,必须还得管人睡觉的地方啊。
现在他们在客厅打地铺,足足睡了7个人,再加上3个块头不小的,太勉强了,要肉贴肉的,谁都睡不舒坦。
所以,她把主意打到房东家新空出来的房间上。
按照房东大姨跟婆奶奶说的,她小叔子一家要先去海南玩半个月,再到小叔子岳家待半个月,那房子岂不是白空一个月。刚好可以拿来给他们用嘛。
房东大姨目瞪口呆地听江海潮给她分析,空着也是空着,不如拿出来赚个100块。
“要是你小叔子家不喜欢陌生人住,你把你们的房空出来给我们也行啊。”
房东嘴巴张得老大。她还真不是想说小妹头太没礼貌,一点不尊重人家的隐私权之类的。
毕竟现在是1996年,城里住房相当紧张。家里来客人,去邻居家借床睡也不是稀罕事,更别说去亲戚家做客睡亲戚的床了。
房东只想感慨:“妹头,你的脑袋瓜子专门想这些事情啊。”
江海潮一本正经:“六年级的功课我都预习过了。”
现在想想好亏啊,仇伟民被开除之后,她应该申请跳到六年级去的。这样过完暑假,她就能直接来县中念初中呢。
可惜当时她压根就不觉得跳级这种事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。
唉,世上没有后悔药。马上都要开学了再说这些,黄花菜早凉了。
她这么老气横秋的一感慨,逗得房东哈哈大笑。
等虞凯他们拎了饼回来,江海潮便轻松地向弟弟妹妹们分享了最新动态:“一楼的两间房也归我们,到时候不怕睡不开。”
冯雪好奇死了:“你拿平房跟她换了?有没有加钱啊?”
“换什么换?是多租了两间房,房东他们家去楼上客厅打地铺了。平房刚好留着摆东西。这两间房男生一间,女生一间,晚上睡觉。客厅给大人,他们自己打地铺。钱当然加了,加了100块钱。”
众人叹为观止,大姐不愧是大姐,她到底怎么谈下来的?蒸笼一样的平房也要一个月100块钱租金啊。
这可是楼房里的两间房,一楼,又凉快又清爽。
江海潮得意地眨眼睛:“我跟房东阿姨说了,等暑假结束,小饭铺的生意我们转给她,不收她转让费!”
啊——这样也行?
江海潮得意洋洋:“怎么不行?也不看看我们生意多好。”
不说早饭,单一个午饭和晚饭。现在一顿就能卖出七八十份盒饭,起码进账五六十块呢,两顿加在一起,轻轻松松破百。
要不是晚上他们实在忙不过,婆奶奶再做一顿夜宵,又能多得好几十。
冯雪现在真是练出来了,眼睛珠子一转便抓到了重点:“不对呀,我们不转,房东家也能接着做呀。”
不管做什么买卖,只要抓住挣钱的关键,就不愁生意做不下去。
比方说他们卖衣服,江口难道没有其他卖衣服的摊子吗?怎么可能!为什么他们的生意最好?因为他们有全镇最时髦最新鲜的货源。人家拼不过他们。
换成卖饭菜给县中学生,他们真正能提上嘴的优势不过是地利,房子离县中近。
而这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