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05
倒没费多大事。
衣服是现成的,模特是现成的,连化妆品都是冯妈妈自带的(作为一个精致的女人,她怎么可能不随身带着化妆品?)。
包括做头发需要剪发棒,江海潮也发挥了小学生的厚脸皮,愣是跑到人家写真馆问老板借来用。
但即便如此,一个短短5分钟gg型采访片也拍了足有三个小时。到后面江海潮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都笑不出来了。
逛街过来看热闹的人也吃不消:“我都来回走了三趟了,他们怎么还在拍?”
主持人倒是在旁边咯咯直笑,安慰她道:“这才哪到哪,真拍片子的话,一分钟的内容都能磨你好几天。”
江海潮听了直捂胸口。老天爷啊,果然哪行哪业都不容易。看着电视电影上的明星光彩夺目,这夺目过程可太折磨人了。
好不容易等到摄像机关了,大家去后面仓库说话。
冯妈妈笑着邀请电视台的人吃夜宵,叫主持人摇头婉拒了。为了出镜需求,她连晚饭都是蔬菜沙拉(重点,不放沙拉酱的那种),又怎么可能沉浸在夜宵这种罪恶中呢?
家公爷爷适时递上了红包,一个劲儿地强调:“麻烦了,辛苦两位老师了。”
主持人伸手一捏,有点不好意思:“您也太客气了,都是为了工作。”
江海潮赶紧强调:“就是为了工作呀,周末加班,嗯,起码应该付三倍工资。”
她往少里说的。县电视台的工资并不高,家公爷爷一人给了300块的红包,直接抵了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了。
唐老师哈哈大笑:“你个妹头,晓得的倒不少。”
两人美滋滋地走了。
三人赶紧跟出去,一路送到人家走出步行街才算完事。
冯妈妈重重地松了口气,捂着胸口看小妹头:“你怎么这样把电视台的人搞来了?还星期天工程师!”
江海潮理直气壮:“就是跟星期天工程师一样啊,我爸要不是有星期天工程师带着,他自己都说一个礼拜上了一学期的那点化学课,他怎么也当不了化工厂的技术员?”
“我不是说这个。”冯妈妈都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了,“你个妹头,怎么能直接对电视台的人说钱呢?”
这可是电视台。不管谁能上一次电视,都足够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中吹上两三年。
电视台,那是文化人的事,哪能直接谈钱?他们是主持人和记者,又不是gg布拉gg的。
江海潮莫名其妙:“文化人又怎么了?县中老师还利用晚上跟周末时间开补习班补课呢,不也是为了挣钱?”
总不能说老师收钱补课是单纯为了给学生传播更多知识吧。
嗐,忽悠谁呢?学校学生不够多,不够他们教育啊。县中有那么多学生呢。
反正在她这个小学生看来,利用业余时间凭劳动挣钱,一不抢二不偷,没啥好说的。
冯妈妈又感受到了那种张嘴不知道说什么的憋闷。
但凡站在她面前说这话的人,再大上个10岁,她都只会夸:妹头,你也太聪明了。
可这孩子才11岁呀,她怎么一点点对大人对体面人的敬畏心都没有呢?
这样少年老成,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。
唉,估计她家大人也没把她当个孩子看。谁家掏空家底就为了孩子心血来潮盘下一家店?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呀。
可不等她再细想,店员已经跑出来找人:“店长(划重点,不能叫老板,老板不洋气),赶紧的,有客人想请你帮忙挑衣服,化妆,你改造形象。”
没错,店长现在可是店里唯一一个私人形象顾问。
冯妈妈连拍脑袋都来不及,慌慌张张跑回店里了。
哎哟哟,怎么这么快就来生意了?不行,明天一大早她起码得弄个卷发棒过来,不然生意都做不下去。
节日快乐。
另:每次改名都是作者的垂死挣扎,至于能不能挣扎出来,阿金也不知道。其实3月份就知道这文扑定了,但一直舍不得放弃它。
第114章
免费的gg模特
整个礼拜天,江海潮把自己忙成了陀螺。
一大清早,她先去给冯妈妈找租房。
昨晚忙到十一点钟才打烊,他们谁都没回湖港镇(即便关门早也不可能回),而是直接住了县城的宾馆。
好家伙,平生第一次住宾馆就叫江海潮打开了一回眼界。不是宾馆房间有多高档,冯雪的卧室可比它装修的高级多了,而是房费竟然这么贵。
一晌天,一间房足足要五十块!比陈焕生上城那会儿,整整涨了10倍。人家还是县委书记亲自送进去的招待所呢。
心痛的江海潮恨不得把一秒钟当成一小时来睡,好赚回五十块的过夜费。
不行不行,作为一个算盘珠子拨得啪啪响的小老板,她必须得赶紧给冯妈妈找到合适的租房。否则这么一个月下来,1500,可比她开给店长的工资都贵。
当然,房租也要从店里的开支出。
虽然每个月多花几百块让她想捂胸口,但所谓小钱不花就得花大钱。冯妈妈一个明明有财力也有实力自己当老板的人,却心甘情愿月入一千当店长,她这个做老板的人已经赚得半夜睡醒了都要偷笑,当然不能再小气。
只不管她还是家公爷爷,都只在县城待了堪堪一个暑假,对县城知之甚少。唯一熟悉的租房的人,那位房东大姨一家,前天两边还彻底闹翻了。饶是江海潮脸皮厚,也不敢再登门,万一人家恶从胆边生,坑他们怎么办?
损失钱财是小,冯妈妈这么时髦又好看,坑人才要命哩!
派出所的周叔叔到学校里做普法宣传时,可特地强调了,女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小心保护自己。
服装店的店员帮着出主意:“找个房虫子(注:当时对房产中介的称呼)吧,帮忙问一问。”
“伊人坊”易主,她们这两个店员特别害怕会被炒鱿鱼家里蹲,没想到新老板十分大气,直接留任了她们,还说要是店里生意好,月底给她们发奖金,以后每卖一件衣服都给提成。
不管这饼到底是不是挂在驴子面前吃不到的胡萝卜,反正能保住工作就是喜事一桩。她们也希望新老板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,好继续捧住手里的饭碗。
江海潮眼睛一亮,兴冲冲地问店员小姐姐:“那你有熟悉的房虫子介绍吗?”
店员尴尬地摇头:“我也搞不清楚哎。不过东大街公园那边有个换房市场,大概有人租房,可以过去问问看。”
什么叫换房呢?大概也属于眼下的一种时代特色。
1996年,虽然县城也有商品房了,不用公家分,自己掏钱就能买。但能买得起房的毕竟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。绝大部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