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91


闹而已。”

江海潮拼命点头,没错没错,他们还是小孩呢,做的都是小生意。

菜头爷爷当真不晓得该说什么了,只能应和:“晓得了,我跟他们讲一声,保证初四开工。”

旁边馄饨摊老板直乐呵:“初四开工,年都来不及拜呢。”

老板娘却怼了他一句:“少拜年才好,年年天天一烧就是两大桌,累死了。”

小学生们偷偷交换眼神,个个乐呵得不行。嘿嘿,服装厂基本都是女工,到时候各家可得闹地震咯。

不过他们管杀不管埋,作为甲方,才不掺和乙方的家务事呢。

走走走,赶紧回家过年去。

王佳佳却信心十足:“不会的,订单越多越挣钱。能挣到钱,才没那么多废话呢。”

比方说她家,她妈从做衣服开始,每个月的收入没下过一千块。年前那么忙,估计这个收入还得再翻番。

如果有人拉着她妈让烧饭,不许她去厂里做衣服。都不用她妈翻白眼,她爸直接能把人赶出门,滚蛋!

不挣钱,到时候他们女儿上县中的赞助费你们来掏啊。

小伙伴们深以为然,江海潮还点头说了句特别高深的话: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”

啥意思?小学生表示不太懂,但这并不妨碍弟弟们大吹彩虹屁,大姐说的太对了。

这一年功夫,冯妈妈跟他们打交道的机会可比他们的爸妈多多了。可不管相处多长时间,她听这帮小崽子鬼扯淡还是会笑得不行。

啥都能瞎扯,偏偏一个敢说,一堆人还敢听。

倒是爸爸妈妈还有舅舅和舅母有点接不上趟,只能老实坐在前面听他们自己讲群口相声。

舅母百无聊赖地看车窗外的风景,突然间发出惊呼:“哟,这墙上长得是什么啊?”

花啊!

冬天肯定有花,哪怕他们湖港这样没啥稀奇的地方,荒郊野外也长腊梅花呢。

可这在大年夜风中摇摆的,绝对不是梅花,长得跟蝴蝶一样,而且这花没长在地上,而且长在了墙上!

对,字面意义上的墙上。

江海潮总算抽空看了眼窗外,随口答道:“哦,那是角堇,耐寒,冬天也能开花。呀,他家好聪明哦,居然这样做花墙。”

之前唐教授建议庭院养花在围墙四周种爬藤花,打造出灿烂炫目的花墙。用他的话来讲,就是留住人间的春光。

既然是春光,大家自然认为春天种花好了。

结果这世上永远不乏聪明人。人家才不白白等时光流逝呢,人家在墙上挂起了花盆,直接种上了耐冻的角堇,冬天也能开出灿烂的花墙。

江海潮敢打赌,光冲着这夺人眼球的花墙,这家庭院里养的花就比别家更好卖。

唯一的遗憾是,他家应该再弄点别的花,这样搭配着效果才能更好。还有就是,花盆不行,差了点意思。既然都做到这份上了,去龙龙爸爸那儿买点漂亮的花盆嘛,不该省的钱千万别省。

小伙伴们深以为然,个个都摇头叹气。九十九步半了,怎么能差临门一脚呢。

江海潮迅速做了决定:“花咱们还得多进。”

“为什么?”说到挣钱的事儿,小伙伴们立刻来精神,“开过春,花市上的花就多了,我们进多了不会卖不掉吗?”

“不会。”江海潮扭头看已经被车子抛在身后的花墙,正色道,“一家做出了花墙,其他人家也会有样学样的。我敢打赌,过不了正月,咱们镇上到处都是花墙。这个可以作为宣传点,直接上新闻。拜年能拜几天,最多正月初八差不多了。剩下的到正月十五之前,哪怕上班,大家也觉得还在过年,到各处晃悠的人肯定不少。咱们湖港镇不正是个好选择吗?”

妈呀!菜头爷爷说的没错,她就是看不得大家哪怕半天得闲。

江海潮才不心虚呢:“想不想挣钱,想挣钱就别趴着,爱拼才会赢!”

冯妈妈没憋住,“扑哧”又笑出声。

倒是江家爹妈和舅舅舅母感觉有点微妙。

小孩子长得真快啊,这才一年功夫,他们都感觉自己接不上小孩的话了。

好在四个轮子开得快,湖港镇的大街“嗖”的就跑轮子底下压着了。

大家在街上分开,龙龙、卢艳艳和高强还有陶静外加冯雪和冯妈妈下车各自回家。

前面四个是到家门口自己下车就好,后面冯雪和她妈则是舅舅和爸爸送进家门的。因为她们要自己准备过年的家伙什,拎了不少年夜饭成品和半成品呢。

车上只剩自家人时,妈妈说了声:“哎,龙龙他家今年没回老家过年啊?”

去年他们回家过年时都没看到龙龙家人。

“没!”杨桃咯咯直笑,“本来要回去的,实在来不及了。”

其实是龙龙妈妈算了笔账,发现他们两口子过年期间离开湖港镇一天起码要损失大几百块钱,实在舍不得,所以干脆过完年三十,初一赶回家上坟再拜个年,初三就赶回来。

这题海军和超超都会,争先恐后地跟大人汇报:“龙龙爸爸妈妈准备在我们湖港盖房子呢。”

他家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,现在被嫌弃太小了。正好今年算挣钱了,两口子就打算想办法弄块地盖个三层楼,也就踏实了。

他家很有目标的,龙龙妈妈对标的是冯雪家的小洋楼。用她的话来讲,再不济也得像李涛家那样。

龙龙家的小洋楼现在爸爸妈妈和舅舅舅母肯定看不到,但小伟哥哥家的新楼房,他们进了村就看得清清楚楚啊。

乖乖,一年的功夫,当真是眼睛一眨,老母鸡变鸭。

看看这楼房气派的,阳台外面墙上还贴了瓷砖画呢,是花开富贵图。走廊立着金色的柱子,特别的闪亮。

这样的新楼房,放在哪家娶媳妇都没的话讲哦。

爸爸看了也点头:“你们春英嬢嬢真是下了血本了。这个楼没大几万起不来。以后小孩大了也不怕没地方住。”

海军和超超争前恐后:“小伟哥哥和燕燕姐姐想在县城买房呢。”

原本他们没这心思,但在县城待的时间越长,他们越觉得还是城里方便。加上两人每个月工资加提成也有千把块的收入,年底这一波挣的更多,他们就心动了。

小学生们都觉得这事可行,哪怕他俩钱不够,加上春英嬢嬢卖饼的收入,也差不多了。

江海潮还跟小伙伴们商量过,如果小伟哥哥和燕燕姐姐急着买,钱不趁手的话,那“公主日记”先借钱给他们也行。

反正人家国营厂不也给职工预支薪水嘛,到时候从工资里扣好了。

大人们都听傻了。

他们在南方打工这么长时间,也没什么单位说借钱给他们买房啊。

现在,他们家的小孩,几个小学生,倒是要做主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