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566
名的人骄傲地挺起胸膛:“那当然,巅峰时期,我能调度我们湖港所有人!”
弟弟妹妹们拼命点头,没错没错,去年他们农家乐和卡拉OK比赛刚起来的时候,所有人包括校长跟镇里的干部都听大姐调度的。
现在嘛,她是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,换舞台发挥了而已。
江海潮也感慨啊。
哎,眼睛一眨,老母鸡变鸭。谁能想到之前被游客动不动就吐槽“你们这里什么都没有”的湖港,现在能如此花团锦簇的热闹的。
到处都是拍照片的人。
还有小孩一手拿着粽子吃,一手不忘抓草喂羊。嗯,旁边一堆喂小鸡仔和小鸭子的,不仅仅是小孩啊,一堆比她年纪还大的哥哥姐姐竟然喂的不亦乐乎。
江海潮瞧的目瞪口呆,城里人都想啥啊,实在理解不能。
她扭头一看自己的初中同学似乎也意动,赶紧开口拦住:“走走走,再不回家吃饭,饭都冷了。”
大家这才想起来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,立刻抬腿跟着江海潮跑。
这会儿正是饭点,村里好多人端着饭碗出来一边聊天一边吃饭。
一中的学生们再一次见识到了江海潮的人气,如果湖港有至尊流行榜的话,她绝对是天后级别。几乎所有人瞧见她都会主动打招呼:“来家啦,海潮?我家烧了XX,给你盛一碗带家去吃吧。”
“不要了不要了。”江海潮不得不加快脚步往前跑,“我婆奶奶烧了好多,怕吃不完呢。”
可惜家公爷爷和婆奶奶都还在镇上忙,压根没回来吃饭。家里只有杨婆奶,哦,外加王明明和李涛在。他俩简直就是杨婆奶的小跟班,这会儿还特别积极地端菜上桌。
海军和超超还有龙龙虽然现在仍然跟这两人玩不到一块儿,但好歹不再鼻孔朝天看人,总算和睦相处。
唉,他们这完全是在给杨婆奶面子。
今天的餐桌可真丰盛,有好大一锅豆腐鱼头汤,豆腐嫩的要命,可以直接吸到嘴里的那种。有胡萝卜炖鸡,真是下饭神气,拌着汤都能干掉一大碗饭。辣椒炒卤肉更是一道怎么做都好吃的不要不要的家常菜。除此之外,皮蛋拌豆腐、炝拌黄瓜乃至韭菜炒鸡蛋和茭白炒肉丝,哪道不是味道好的很。
但如果要说最受欢迎,绝对是用大瓷盆装的卤虾。
对,不是大酱烧海虾尾巴,而是一整只的卤虾。
说到这个卤虾啊,江海潮必须得骄傲地抬起胸膛,这可是她特地请农业大学教授指导在湖港镇养的呢。
虽然养殖技术她是一个字都没听,全丢给二舅舅和王明明了,但海虾能养起来,起码军功章上有她一半是吧。没她提起又找人当技术指导,放眼整个湖港,哦不,是他们市,谁会想到专门养海虾啊。
海虾养出成果来,江海潮本来是打算等过暑假进军市里的夜市的,专门做酱烧海虾尾巴。
结果没等她发挥,家公爷爷先下手了。
也就是“五一”那会儿,第一波养出来的虾儿刚能上桌,有客人好奇想尝尝味道。
家公爷爷嫌它土腥味大,当然,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里的大酱还没开始晒呢,干脆拿做卤菜的卤料放进去烧虾儿。
结果可好,惊艳全场,烧出来的成果连家公爷爷自己都惊讶竟然这么上头,一点也不比炖老鹅差。
然后卤虾就一战成名了。打“五一”节过后,好多来湖港玩的游客都慕名要尝尝卤虾。
现在家公爷爷又给佐料升级了。
海虾毕竟不是猪肉、大肠这些平常的卤菜原料,可以慢慢炖;虾肉还是嫩的时候味道更好些。
所以他把卤菜用的香料磨碎了,这样直接洒在锅里,海虾很快就能入味。
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们吃得就是这种卤虾。
天啦!真的好上头,明明吃的时候都辣的吃不消,可还是舍不得放下手。
大家埋头苦吃。
看得江海潮都懊悔死了。早知如此,她应该多找人养海虾的。就现在这些,别说打开城里的夜市了,应对来湖港玩的游客都艰难。
美术生们听她叨叨,好奇得不行:“不是说海虾到处能钓得到吗?怎么会不够呢?”
江海潮嗦了个虾儿尾巴,重重叹气:“现在菜场上已经开始卖海虾了,下个月才是端午节!”
别看农村螺蛳不值当个玩意儿,菜场却也有螺蛳卖;就以为虾儿的情况也一样。
趟螺蛳必须得是大人才能有那把力气,而钓海虾,是幼儿园的小孩就能干的活。
现在海虾能摆上菜场卖,意味着它当真俏了,有市场了。
同学们听得眼睛都瞪老大,班上更是竖起大拇指,稀奇得不得了:“你厉害的哦,凭借一己之力把海虾都带红了,赶得上张贵妃了。”
张贵妃是哪位?贵妃她知道一个杨贵妃。
班长洋洋得意:“是宋朝的贵妃啦。她喜欢吃金桔,那时候大家都把金桔当成花一样看的。就因为她爱吃,金桔一下子俏得不行,价格呼呼往上涨,普通人根本买不到。”
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。
江海潮认真强调:“是我家公爷爷调的佐料好,不然也没人稀罕吃这个。”
当然,非得摸着良心说的话,养出来的海虾肉的确要比坑塘里自己长的嫩许多,口感更好。
大家吃过午饭没躺着睡午觉,而是立刻忙碌起来。他们特地请人采了广玉兰叶子,肯定得赶紧加工出来,好尝试着多做几种干花。
杨婆奶向来嫌弃小孩上奔下跳的瞎折腾,这会儿看他们烧锅煮叶子更是眉头皱得死紧:“又闹腾啥,一天天的,不消停。”
江海潮和弟弟妹妹们都吐舌头,才不正面对上她呢。
美术生们还不了解杨婆奶的威力,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给老人家答疑解惑:“煮了去掉叶肉,剩下叶脉,我们能拿来做花。”
杨婆奶眉头皱得更紧了:“做什么花啊,要玩做纸花不就好了。”
她还要用锅灶呢,今儿礼拜六,一堆游客,她难道能不做生意?糟蹋钱,祖宗都要骂人的。
然而初中生们实在看不懂农村老太太的眉眼高低,还有人拿出自己之前做的叶脉书签比划给杨婆奶看:“奶奶,你瞧,用这个这样一叠,是不是就是朵花?它手感跟纸不一样的,摸着就有感觉了。”
一群小孩期待杨婆奶的震惊脸,看看,厉害不?他们是不是很聪明?他们实在太棒棒啦!
结果杨婆奶半点不捧场,反而像看傻子一样直摇头。
都什么乱七八糟的,一个个就是闲的,真不嫌折腾。
她随手从箩筐拿了根玉米棒子,三下五除二扒了皮,然后手指头上下分飞,一朵花包就出现在大家面前。
“这不就行了吗?还煮什么叶子。”
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