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34
旦开始就没法走回头路了,毕竟兄弟两个连夜商量出了名单,挑了不少老太太的人出来,打算借着削减下人的机会,一家家发卖。同时为了不叫贾母看出来,还叫贾宝玉去缠着她,叫她没空理会别的。
贾政答应的这样痛快,都叫贾赦有点不好意思了,这么一来,等老太太事后反应过来,二房就跟他们大房一样讨人厌了。
正在贾家在自杀自灭的路上一路狂奔而去的时候,顾庆之也被皇帝派了个新差事。
协助清理大运河。
御书房里,皇帝指着大运河全图,详细给顾庆之解释。
“大运河是个南北朝向的人工河道,南边的水多,还有几个大湖,水源很是充沛。但是北边,尤其是会通这一段,以及再往北一点的临清这一段,都是小河不说,连泉水都得用上,有的时候还得靠下雨。”
水不多流速就慢,流速慢了泥沙就容易沉积。这个道理顾庆之还是明白的。
“原先是一年清一次淤,太上皇是安排在二月的,可二月没什么雨,天气也太冷,下河清淤的人,一大半都得生病,这样下来清淤的效果就不太好。这些年大运河的水位是一年比一年高。”
顾庆之点头道:“大运河就这么深,淤泥再多,就没水可流了。”
“正是。”皇帝应道:“自打太上皇不找事儿之后,他的寿宴也不用大办了,运河也宽松许多,朕就把清淤的时间定在了九月前后。”
“一是因为这个时间刚过夏天,夏天总是雨水充沛的,有雨水冲刷一遍,也省点事儿。二来也得考虑到不能太冷,毕竟是要人下河清淤的。总不能征一次徭役就死一半百姓吧?所以一般北边这一段就是八月底九月初清淤,南边可以一直到九月底。”
“只是前头欠得太多。”皇帝叹了口气,“今年还没到九月就不行了。”
这事儿顾庆之也能想明白,但凡学过地理的,都能对水库大坝运河等等说点什么,至少原理都是知道的。
顾庆之看着堪舆图上闸口的位置,道:“那就是先会通再临清?先不叫下雨,排空河道,叫人下去清淤,然后下雨再开闸放水,洗刷掉最后一点泥沙?”
这也就是皇帝为什么叫他来了,这会儿正是夏汛,虽然今年会通临清这两段上游下雨不多,但如果正清淤泥下了暴雨,那也是大灾害了。
顾庆之便又道:“不如趁这次把上游几个水库也清一清?”
皇帝惊喜之余又有点感慨,“爱卿还真是什么都知道,他们的确是这么商量的。”说罢皇帝又笑了一声,“这次回来,朕封你做国师,圣旨都写好了。”
顾庆之上前行礼,皇帝又给他一块外出办差的牌子,“你依旧是钦差,明儿朕就叫礼部的人先去搭祭台。”
皇帝叹气,“北直隶下属八府两个直隶州,已经征召了两万徭役……”
“陛下放心,这差事一定办得好好的。”
从宫里出来,顾庆之也在想这差事,这是个显示自己是神仙的好机会,甚至……要是能叫上林黛玉一起去,说不定能寻着机会叫她成为神仙唯一记挂的人。
等晚上吃饭的时候,顾庆之就说了,“我明儿就不来了,要斋戒沐浴,三天之后就启程,先去通州。”
通州距离京城也就半天路程,林家父女两个都没当回事儿。
林黛玉还笑道:“那你晚上回不回来吃饭?”
“这次要去至少半个月呢。”顾庆之把差事一说,又道:“先去上游两个水库,然后是下游两段河道,陛下说这次征召了两万人的徭役,河道一定要清理干净了。好在这两个河段都是北往南流的,能一起疏通了。”
顾庆之一边说还一边给林如海使了个眼色,林如海顿时明白他什么意思。
要趁这次机会,显出神异来,叫天下人都知道他是神仙。
林如海不免屏住了呼吸,故作镇定道:“书本带上,别忘了功课。”
顾庆之说了声好,又笑道:“师尊还没见过我祈雨吧?师姐想去看看吗?”
林黛玉自然是想去看的,她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林如海。
“到时候再说吧。”林如海没答应很快,说完又觉得自己装镇定装过头了,便又添了一句,“就是上香,也没什么好看的,不然我叫摆了香案出来,叫他给你上两柱香看看?”
“这哪儿能一样呢?”林黛玉笑道:“爹爹也没看过吧?爹爹不想看吗?”
“不想。”林如海板正脸摇了摇头。
这次轮到顾庆之笑了。
林如海岔开话题道:“说起来我还真没看过这个。与我一同修书的翰林院柳大人,他是治周易的,整日都追问我这个卦象安国公会怎么解。”
顾庆之笑道:“解卦我可不行,我们钦天监的张大人还说我解卦过于死板呢。”
“这会儿你倒是不来一句‘谁说我卦解得不好,我找陛下评评理’。”
“都是自己人。”顾庆之故作正经笑道:“自然是要实话实说的。”
林黛玉哼了一声,站起身来,“我去吩咐他们沏了浓浓的茶来,这么多话,怕不是要秉烛夜谈了。”
第二天开始,顾庆之就是斋戒沐浴,一天去太庙上三炷香。
这也算是他的特色了,跟别家给神仙上香不一样,他从最开始就是说的“求先皇们保佑”,把魏家的列祖列宗抬到了神仙的地位,这也算是巩固皇权统治,不然皇帝为什么对他越来越好呢?
三天的斋戒沐浴过后,顾庆之启程去了通州。
工部都水清吏司的郎中彭大人来迎接他,又道:“王大人正在下游,这两日不像有雨的意思,王大人说抓紧时间先清理起来,叫下官在这儿等着大人,若是大人有什么吩咐,只管说便是。”
正经干事儿的时候,顾庆之是很敬业的。
他道:“是怎么安排的?要再晴几日?哪天下雨比较好,雨是大点好还是小点好?”
多数人对上顾庆之都是有点忐忑的,尤其是跟他共事的,彭安也不例外。
他恭敬道:“水库跟河道都已经清过一次了,前两日关了闸,如今水库正在蓄水,一会儿等他们坐了竹筏进去,再拿长篙搅起来,反复冲刷便是。这两日就最好先别有雨。”
顾庆之点头说了声好,又抬头看看天,吩咐跟着他的礼部众人,“未来几日不大可能下雨,早晚上香。”
一开始的安排也就这样了,他们几点开闸,又蓄多少水,这就跟顾庆之关系不大。
顾庆之先去住处洗漱稍做休息,等吃了午饭,待到临近黄昏没那么热的时候,彭安又带他上了小舟,看了看水库以及这一段的河道。
“从通州到京城这一段的河道,一共二十四道闸门。”
顾庆之还记得他当初坐船进京的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