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50


发生?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那位状元在前?一次考试中名次不显,但却在加试中取得了头名的好成绩。”

“当时朝野也曾因为出了个寒门状元郎而?震动不已。这位状元郎曾经是众多门第不显的士子们心中的楷模和?希望。不过听说他入朝为官后?并无什么突出建树和?作为,很快也没多少人在乎他的近况了。”

荀子微道:“此人目前?在翰林院任职,仍是七品。”

赵锦繁在脑海中思索了片刻,想?起了那个看上去无甚特别记忆点,从外貌到品行都普通到不能?再普通的身?影,不胜唏嘘。

这时,一楼大堂传来几声锣响,斗文会开始了。此次斗文会的评审在众位学子和?观客的注目下?走上前?来。

赵锦繁抬目一看,来的评审是老熟人张永。

此次斗文会比试的题目是“论德”,要求参与比试的举子们在规定的时辰内现场作文,由现场观客投出心目中最好的文章,最终票数前?十的文章有机会参与终选,由资历深厚的高官选出今日的魁首。

这规则还挺有意思的,在场人人都能?参与评选。

很快就有几位学子做好了文章,在场观客将这些文章一一传阅诵读。赵锦繁看了好些,十篇里有八//九篇都

在吹捧某某高官的美好品德,作为当今摄政王的荀子微无疑是被吹捧得最多的那一位。

赵锦繁看着手中某生?作的文章,看向荀子微道:“我竟不知您幼时还有经常扶老人家过大街的习惯。”

荀无玉捂嘴: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。”

赵锦繁道:“还有这篇,写了您曾经义?救风尘,从此被整座花楼的姑娘奉为心上月。”

荀无玉拍桌笑得不能?自已。

荀子微:“……”

赵锦繁翻着那些文章,只觉都是些大同小异的作品,偶尔有那么篇觉得写得不错的,想?看看是否有人也有同样感受。

却听人群中不知是谁,说写这文章的举子品德败坏,干过很多缺德事?。都是些没有根据的事?,在几番添油加醋的渲染下?,传得整座楼里人尽皆知。

如此品德败坏之人,怎么可能?写出好文章?先前?还有赞这篇文章写得好的人,见楼里许多人都在说这写文之人的不是,渐渐不再做声。

赵锦繁继续看文章,好不容易又找到一篇好文章。结果?又有人揪着文章细枝末节不放,夸大其词,歪曲抹黑文章立意。

总之文章没问题就找人的问题,人没问题就找文章的问题。

赵锦繁眉心微皱。

荀子微看着她道:“怎么?”

赵锦繁道:“我看这楼里好些观客似乎并不是来这品文的,倒像是过来搅混水的。”

荀子微道:“不错。”

“从前?科举允许行卷,当世文贤或是朝中显贵都能?向上推举人才,但自上届科考起,便?不再实行行卷制度。”

所谓行卷,指的是考生?在试前?将自己的诗文做成卷轴,投送给有地位的达官贵人,以求获得更多推荐,增加自己及第的可能?。

“行卷取消后?,京城便?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斗文会。通常斗文会都会请朝中高官前?来坐镇,参加斗文会就有机会被高官看见自己的文章,因此斗文会也被称作变相行卷。”

“但并不是来参加斗文会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被高官看到,只有在斗文会夺得前?几名的文章才能?被呈送给高官。”

把别人踩下?去了,自己就有机会上,自然要不遗余力?诋毁别人了。斗文会斗得不仅仅是文章,更是人心。

荀子微告诉赵锦繁:“一场斗文会下?来,受邀前?来的高官可获近千两,又能?博得惜才的美名。因此朝中高官们对来做斗文会评审之事?乐此不疲。”

“其实沈谏不乐意来斗文会当评审的原因,并非是因为他们给的不够多。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,多的是人愿意出重金礼聘他,更何况千帆楼的斗文会是京城最出名的,给出的价是普通斗文会的几倍之多。”

赵锦繁问:“那是为什么?”

第34章

荀子微道:“这要从他当年拿下千帆楼斗文会魁首说起……”

历来千帆楼斗文会的魁首,不是?才名?远播的文坛大能,就是?高官显贵之?后。沈谏是?自?斗文会开办以来,第一位夺得?魁首的平民士子。

可见其落笔不凡,才华横溢。一夜之?间,声名?鹊起。世人叹其才情卓绝,直言其虽生于?泥淖,但明?珠难蒙尘。当时只要在读书?人中间提起沈郎,谁都会想起——

哦,是?那位沈郎啊。

纵使家世不显,但有此才名?,日后必定大有可为。那段时日几乎没有人不看?好这位惊才绝艳的沈郎。教导他多年的先生以自?己不弃贫寒学子终是?慧眼识珠为荣,同科寒士视他为表率,更有同乡人意欲以他之?名?建学立祠。

时任宰相?的冯文对其欣赏有佳,接了他的行卷,赞其心存高远之?志,一片赤诚,如白璧无瑕。有了冯文的保举,沈谏顺利金榜题名?,虽然名?次不在前列,但对当年的大周来说已是?史无前例。一时风头无俩,人人拥赞。

他以为一切都好,直到他在那年的琼林宴上,他看?到了今科状元,永安侯世子在殿试上一举夺魁的那篇文章。

琼林宴上,众人对永安侯世子所作之?文赞不绝口,奉为仙品绝作,只沈谏一人沉默无言。

因为他看?出来了,这篇在殿试夺魁的文章,与他先前行卷时交给冯文的那篇策论极为相?似,除了在用词上稍作修改,另有几句话调换了一下位置,其他几乎无差。

想到冯文是?永安侯世子的嫡亲舅舅,沈谏还有什么不明?白的。你问他愤怒吗?那当然。但他更明?白这件事除了忍以外别无他法?。

且不论要证明?这篇策论为他所作有多难,就算证明?了又能怎样,除了还自?己一个无人在乎的公?道外还能得?到什么?他根本得?罪不起冯文以及他身后那群权贵。且冯文对他的提携是?真,如果他选择揭发真相?,难免会背上忘恩负义之?名?。

是?图一时发泄的爽快还是?未来的前途,他选择后者。

所以当冯文端着酒前来敬贺他时,他识趣地接过酒盏一饮而尽。冯文对他的识趣很是?满意,说他日后必定前途无量。

沈谏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?前途无量是?句骂人的脏话,让他觉得?自?己卑劣又无耻。

琼林宴是?所有士子踏入官场的开始,不是?美?梦的开端,只是?名?利场上再普通不过的一场酒宴罢了。纵使他满腹经纶,有过人之?才,也不过只得?三杯两盏冷酒罢了。

偶有人来热情敬酒,言语之?间也多是?意指,多亏有了冯文这位伯乐,才没有让他这匹千里马埋没。

无论理想多美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