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49
没捂住的耳朵听到了清晰的怒吼:“朱向东!我杀了你!”
哎哎哎,叶菁菁赶紧放下捂脸的手,冲上去拦着:“薛琴薛琴,咱有话好好说,松手啊,掐死人是要枪毙的。”
结果被拉开的薛琴,“哇”的一声哭出来了。
朱向东咳得死去活来,气急败坏:“你还有脸哭?敢做不敢当啊,想?杀人灭口呢!”
“你闭嘴吧!”旁边人终于?忍无可忍,“薛琴没考过。”
啊?
朱向东傻了,就凭薛琴家的能耐,纺织三厂哪怕只有一个人过,那?也必须得是薛琴。
板上钉钉的事情?,黄了,薛琴哭得天昏地暗。
后面有人问:“怎么了,这是?”
前面的人随口应道:“薛琴没考过。”
她再一回头,失声喊道:“厂长!”
不仅仅是纺织三厂厂长,总厂的领导,革委会?的领导,知?青办的领导,浩浩荡荡的领导团全来了。
薛琴也意识到领导们跟过来了,她更?知?道这个时候她不应该沉浸在悲伤中。
纺织三厂的学员们考得这么好,作为夜校负责人,她要笑,欢快地笑,鼓舞人心地笑。
而?不是哭得气都喘不过来。
只是——
她不过是个21岁的姑娘,从?小娇养长大的姑娘,没挨过社会?毒打的姑娘。
预考被刷,是她经历的,真正意义上的,人生第一次挫败。
她怎么能忍住哭泣不甘和心中隐隐的怨怼,对幸运儿们说出恭喜的话?
她甚至忍不住想?,为什?么今年要高考呢?跟往常一样推荐上大学不就没事儿了吗?
叶菁菁看她都哭软了,赶紧站出来打圆场。
她冲着考生们大喊:“同志们,让我们感谢小薛书记,感谢她为我们工人夜校付出的心血。”
“为了保证大家能安心学习,薛书记绞尽脑汁呕心沥血,给我们找优秀的老师,安排安静的教室,及时提供油印好的讲义。”
“在大家埋头学习的时候,她四处奔波。她舍己为人,她牺牲小我完全大我,她放弃了自?己的复习时间,就是为了保证,我们夜校的每一个人,包括通过广播学习的学员们,能够以最好的姿态,最饱满的精神,走进考场!”
“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,感谢小薛书记为我们作出的奉献和牺牲!”
纺织三厂的职工们集体鼓起掌来。
人人心里都有杆秤。
薛琴的确是干部子弟,好像“非我族类”。
但她为夜校做的事情?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
他们工人夜校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,军功章上,薛琴起码得占一半的功劳。
大家拼命地鼓掌,还有人扯着嗓子喊:“薛书记今年不行等下一年,红军不怕远征难,八年抗战咱们都能胜利呢!”
啊呸!哪儿来的缺德鬼。
还八年抗战呢,就不能嘴里说点好的。
薛琴总算止住了哭声。
她理智战胜了情?感,终于?抽抽噎噎地做出了高姿态:“我不后悔,你们考得好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不能再说了,她已经尽力了,再说她又?要哭了。
“大家加油,争取在复试也考出好成绩。”
然后她拼命地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。
瞧得大家伙儿都觉得好笑又?可怜,感觉她下一秒钟就能“哇”的再哭出来。
省革委会?的领导作为在场最大的干部,主?动站出来接过薛琴的话:“你们小薛书记说的没错,大家预考考得好,复试要更?上一层楼,争取放出卫星来!”
工人们拼命地鼓掌。
领导还有其他工作安排,说完鼓励大家的话以后,就走了。
临走之前,革委会?主?任还特地对着厂长他们,夸奖了薛琴:“你们纺织厂在年轻干部的队伍培养上,做得很不错呀。”
有这一句话,等到领导们都走了,叶菁菁也能直接招呼薛琴干活了。
“好了,咱们再细化?一下接下来的工作。”
听听,这是人话吗?
薛琴瞪大眼睛,猫猫委屈,泪盈于?睫。
她好歹才遭受了人生的重大打击。
叶菁菁哪有那?么柔软的心啊,直接强行把她拎出来。
“行啦!你是有事业的人,事业蒸蒸日上的人,你不用拿高考当救命稻草。你现在的事业发展,已经胜过很多大学毕业生了。”
“你手上有工作成绩,省里市里的领导又?认可你。后面厂里不重点培养你,培养谁去?”
道理薛琴当然懂。
他们纺织厂又?不是没有大学毕业生,也不是人人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啊。
但是——
薛琴还是过不去心里的那?个坎。
她委屈死了:“我觉得我有120分。”
厂办的秘书小吴,刚好从?她身边走过,肯定地点头:“是啊,你121分。”
啊?
众人都惊呆了。
不是说考过120分就能上吗?
121分,为什?么还要被刷下来?
“哇”的一声,薛琴又?开始嚎啕大哭,委屈得快要原地爆炸了:“他们欺负人!”
周围的工人们也愤怒了。
欺负人欺负到他们纺织三厂头上,是活腻了吗?
第85章 分数被改了吗 欺负到他们头上来了!……
小吴一看大家要抄家伙的架势, 吓得赶紧喊:“别别别,听我说完,是上面有规定, 两门都得达到六十?分才能过?。”
结果大家伙儿的心头火烧得更?旺了。
哪有这个道理?之前为什么都没提过?。
现?在临时?设门槛,到底是想给谁走后门?
小吴生怕工人们会闹事儿, 立马大喊大叫地否认:“别瞎说!是因为我们西津市考得太好?了。”
本?省在明?清时?代就是科举大省, 文风斐然。
哪怕因为闹革命,高考和中考中断了11年之久, 但有些传统,是断不了的。在本?地, 小孩的成绩就是爹妈的脸面,是家庭氛围的晴雨表。
这就导致了为什么其他省市可以?直接高考,本?省还?非得来个预考, 先刷一批人下?去?。
也导致了预考的竞争, 同样异常激烈。
以?120分为线的筛选方式,落到西津市头上, 哪怕老师们阅卷非常严格,达线考生人数,依然比省里下?达的名额要多出几?十?号人。
这事儿,涉及到本?县市的考生利益,西津市的领导自然据理力争。
他们的考卷难度系数一点也不低,可以?说是偏难的。不能因为他们的考生优秀,就欺负他们。
可一个省就这么多名额,给你多了给别人的就少。你作为省会城市, 你得讲风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