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69
评价,按照网友们的评论寻找餐馆的人不少。
要是哪家店在网上稍微有些名气,只要过个一两天,或是周末,就会有不少网友凑热闹跑到门店去消费。
桂林阳朔柳州等地的本地餐饮更替其实没那么快。本地人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本地人,会更愿意按照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选择就餐的餐饮店。
禾嫒尺那些笔记,其实主要还是写给游客们看的。
只是游客们大部分看笔记时还在家做旅游攻略呢,看完笔记最多只能来个点赞加收藏,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直接跑到广西去消费。
再加上桂林消费低,禾嫒尺推荐的店铺又都是实惠量大味道好的类型,所以收益也不高,哪怕有正好在当地游玩的游客看过她的笔记,选择到店消费,几乎都只能给她带来1%~3%左右的影响力收入。
像糯米饭、各大米粉店、客人们再怎么花钱,一顿也很难超过10元,一位食客能给她提供的收入也就几毛钱。
偶尔也有几位客人跑到例如崖边鼎锅饭、新记酒楼、乡土农家菜、牛八宝等客单价略高一些的店里消费,这些店带来的收入会更高许多,一桌10~50不等吧。
广西笔记的收益,能给她带来的日收入大概是5~150区间内,跟禾嫒尺刚获得APP时,在鹏城赚的钱差不了多少。
目前看来是这样。
……
【每日任务4:发表公众号探店长文任务已完成,获得720现金奖励,一次幸运转盘抽奖,10经验值,300流量券。】
【每日任务5:制作美食有关视频任务已经完成,获得940现金奖励,一次幸运转盘抽奖,10经验值,300流量券。】
跨城探店任务进度:75%。
“呼。”禾嫒尺靠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。
回到鹏城后,她紧赶慢赶,终于将自己目前最想推荐给广大网友们的崖边鼎锅饭《本地人从外地回家也要驱车去吃的农家乐饭店?》编辑成探店推文,以及视频发送出来。
随后她给自己捏了捏肩膀,起身抻抻腰随意走几步活动身体,又继续坐下。
“对,差点忘了。”禾嫒尺将自己在各平台的账号页面调出来,并在简介页面写上自己在其他平台的账号名。
“不错,这样一个粉丝就能关注我好几遍,刷刷声望值。”声望值高,能接的广就更多,更值钱。
“明着写会限流吗?要不要用缩写什么的?”她删删减减,又跑进其他自媒体工作者的个人页面,想参考一下别人都怎么干。
随后,她又把之前拍摄的广西素材调出来,思考下一篇探店文稿的内容,并同时构思视频分镜应该怎么剪。
其实跨城探店任务剩余的完成时间非常充裕,禾嫒尺只需要在接下来接近四周的时间内,提交最后一篇探店视频或推文,就能完成任务。
作为一个工作刚开始上手的自由职业者,她上个月的收入已经足够高,其实完全没必要将自己逼得这么狠,慢慢来也行。
禾嫒尺不是工作狂,会这么干当然有自己的原因。
她从广西回来已是三月底四月初,四月初,春天,天气回暖,雨水渐多,是踏青拜山的好日子。
“别人上班我去玩,别人去玩我上班~”
没错,年后各大景区要迎来的第一个旅游小高峰,清明节到了。
就在禾嫒尺加班加点赶作品的时候,她各大平台后台关于广西美食的笔记数据,开始缓慢又平稳地悄悄攀升。
就连半个月前发出去《桂林米粉?桂林,米粉。》(上)(下)篇的数据,也久违地动起来。
……
每年四月开始雨水渐多,总是下起有一阵没一阵的毛毛细雨。
这样的细雨不至于将人冲得浑身湿透,却能有效抑制山火,倒是适合上山远足祭祀。
四月初的清明节还是法定假期呢,专门让人拜山祭祀放的假。
不过也不是所有人放假都会回老家拜山去的,例如郭清一家。
这家人连过年都不回老家,更别提清明拜山。
不去,都不去,太远了,没空。
什么?清明有一天假,拼上周末一共放三天?
“难得有三天假呢,去哪儿玩好呢?”郭清在清明来之前已经开始思考这事。
“去阳朔怎么样?遇龙河。”郭清十三岁的女儿提议道。
她听女儿说想去阳朔,倒是奇怪:“怎么忽然想起要去阳朔?之前说带你去桂林,你不是说看山看水很无聊,觉得没意思不想去吗?”
“哎呀,那肯定不一样,不是说阳朔山水甲桂林嘛,去一趟呗,顺路去桂林也行呀。”
见自己母亲存疑,女儿又在手机上调出她刚在P站收到的视频推送,打开视频给她妈看。
“我关注的探店达人去阳朔玩,还发了探店视频。”
郭清嘴里说着:“探店视频都是骗人的。”又将手机拿来看两眼,兴趣缺缺。
女儿赶紧替自己关注的up主说好话:“上次我们吃那家泰国菜的冬阴功炸鲈鱼就是她推荐的。”
“哦,那倒是能看看。”
“……你作业做完没有,这才几点就开始看视频,快去写作业。”
“清明不用补课吗,带你去玩你要记得每天写作业啊!”
郭清一家清明去阳朔的行程就这么定下来,而且出发那天,队伍又壮大一圈,从郭清一家,变成两家6口人。
出行人包括郭清一家三口,以及她女儿的朋友一家三口。
养孩子就是这样,女儿上学时认识玩得好的朋友,郭清自然也会跟对方父母社交,节假日也时不时会一同带上子女出门游玩。
两家人都有一定经济基础,也有车,想着广西不算特别远,又拖家带口的,于是商量过后,决定选择用自驾游的方式出行,清明假期前一天放学下班开车直接就走。
到达阳朔第一天,两家人就被路上、以及阳朔当地的游客人流量挤得头晕眼花。
景色美是美,人是真的多。
两家人出行,和一家人出行,需要注意的东西会多不少。不管游玩,就餐,都得两家人商量同意才行。
到达阳朔后,由于两家人没商量明白到底去哪儿就餐,第一餐正餐并未按照小迟介绍的餐馆去打卡,而是按照一般游客的大众玩法,来到西街随便找家餐馆进餐。
贵、味道一般、人好多,不划算。
出门玩时,就餐体验不好,自然连带着对这个地方也会产生情绪,郭清一行六人也是同样。
“听说桂林也就是米粉好吃,其他美食好像没啥出名的。”
“广西东西是不是不好吃呀?而且停车费也好贵。”家长们这么说道。
俩小孩倒是没有太多刻板印象,这顿不好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