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54


点评写上4篇百字图文评价,还能升级成vip用户,增加抽奖几率,并获得vip用户的专属抽奖券,可以抽普通用户抽不到的高级霸王餐。

那时平台刚推出活动,不少商家为了快速获得大量点评评分,纷纷参加报名,所以中奖几率非常高。

想着只要在平台随便写写点评,就很有可能获得一次新店免费试的机会,贝雷特反正是报名了。

免费吃饭哎,多香啊。

这活动办得最好的时,她整个办公室所有员工几乎都在玩点评。

人均一个月能最少中一次奖,然后大家结伴去蹭霸王餐。

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起吧,她养下了在点评写评价的习惯,好评差评都写。

有时还会逛商家评论区,看看别人都说些什么。

知道盛口禾湘潭米粉铺是个偶然,她跟盛连是在另一家连锁米粉铺的点评评论区认识的。

那家米粉做得好难吃,难吃得她写下百字小作文吐槽。

没过多会儿,她的吐槽评论底下便多出一条赞同她的评论来,顺便给她安利湘潭米粉。

她在评论区跟盛连聊得有来有回,说米粉怎样才好吃,结果点进盛连的个人主页,才发现这个人居然在鹏城开了家湘潭米粉铺。

不讲武德,在别的米粉铺底下给自家店子打软广。

但因为盛连真是把湘潭米粉吹到天上去了,好奇之下,贝雷特便抽空到他店里吃了一次。

然后给他写下长达五百字的五分好评,图文并茂。

并成为盛口禾米粉铺的第一批忠实老粉。

她那时经常给朋友、同事们推荐这家店,科技园的外卖团购活动她也经常参加。

甚至后来盛连把科技园店开在她公司附近,也是她带动团购粉丝们要求的结果。

可惜。

连锁开到第三家的时候开始,盛口禾的味道就变了。

最开始,每家店里都会有一个专门用来蒸米粉的位置。

所有客人只要进店,就能透过玻璃橱窗,看见里边有一位员工在打米浆、蒸米粉。

每家店铺的粉,都当天现蒸现做现吃。

但连锁多开几家之后,这个设置被取消了。

变为所有店铺的米粉统一由总部每天早上制作,在开店之前再运送至每家门店。

粉确实是每日现做的鲜粉,算不上预制菜。

非要说的话,其实尝起来也没有那么大区别。

从百分制来算,也就让95分的米粉,变成90分吧。

好像没差。

到店里消费的客人数量接下来甚至有增无减,连锁店还能继续开。

但这种细微的转变,总归开始了,就不会停的。

盛连显然在更改做法的时候尝到了甜头。

于是,悄悄地,他又改了一个小细节。

原本所有外卖的米粉在出餐之前,都会用肉丝粉码的汤汁拌一下再出餐。

现在不了。

原因很简单。

“以前做团餐送的地方远啊,距离总部光车程就得得一个小时以上。而且团餐做起来费时间,第一份出餐到最后一份出餐中间需要隔很久,为了不让粉粘黏,肯定得想办法提前处理好。”

“现在不一样,外卖都由外卖骑手送,距离很近。做法和其他粉店一样就行,费那么多事干嘛?”

这个改动之后,贝雷特虽然还有到店吃粉,却几乎再也不点这家店的外卖了。

但到这个时候,其实她还没对这家店失望。

毕竟经过少许改动的盛口禾米粉在当时的鹏城,依旧是独一份,无代餐。

第240章

要承认的是,一碗没加什么昂贵材料的米粉,无论多么好吃,在哪里卖,均价20多接近30一碗,它就是贵的。

景区也就15~25一份啊。

贝雷特就是个在鹏城工作的租房一族,平时上班还带饭省钱呢,她对这些价格更是敏感。

按照往常消费习惯,其实她没那么适合来这家店。

但盛口禾的老板,在刚开业的时候,显然早就考虑过性价比的问题。

为了让米粉看起来更配得上它的售价,他没有选择将价格调低,而是为其添上了许多附加价值。

例如店里十几种无限添加的小料。

店里最受欢迎的小料辣炒油渣是店子开张之前做的,没有放久的油渣那股哈喇子味,如果客人来店时正好碰上它出锅,入嘴时还热着。

店里各种腌菜也是用坛子在店里存的好东西,每天开店、餐点前,分批从坛子里捞出来摆上。

虽说是小菜,吃着也有种精气神十足的新鲜感,能为米粉加不少分。

又例如无限添加的米粉。

店里其实提供两种米粉,一种是他专门研制的宽粉,一种是比较常见的圆粉。

只要客人需要,甚至可以吃完宽粉后再添一份圆粉放汤里。

而且店内服务也非常好,所有进店点餐的客人,在点单的米粉上桌后,都会得到提醒:“我们店的米粉可以免费添,想添叫服务员就行。”

加的米粉在汤里烫软以后,会滤干水份,盛在一个小碗里呈上桌。

在这个时期,考虑到后添的米粉直接放到汤里可能会没味,所有免费添的粉在上桌之前都会浇一勺带猪油的浓稠肉汁。

哪怕不配汤,干拌也香。

最夸张的是,如果有人带几岁的小孩进店消费,店员会在还没点单之前便提醒客人,吃粉可以免费添,如果饭量不多,大人小孩只吃一份也行。

在当时的鹏城,像盛口禾这样极好的服务可以说是相当少见,提供免费现炒油渣的粉店更是仅此一家。

所以店子刚开,进店的客人有一个算一个,几乎都能成为回头客。

20~30一份的均价还能连锁开完一家又一家,也就合理了。

……

继米粉从现做变成总部配送之后,店里的小料也从每家店里必有的坛子菜,变成了统一配送的包装小料。

现炒油渣不再是每天开店前从锅里端出来,它的存放点变成了一个密封袋。

这个改动贝雷特其实不太清楚。她只微妙地感觉到小料好像吃起来没以前那么香,却不明白具体原因,甚至以为是自己在这家店吃粉吃多了,开始有些厌倦。

大多数客人也是这么想的,所以这个改变,其实也并未对盛口禾的营业状况形成太大影响。

因此盛连便觉得这些改动都是对的,没有问题。

而且这些改动都非常细,作为每天接触米粉的经营者,他甚至没尝出来改动前后的差别。

其实按照他原本的想法,改到这里已经差不多行了。

但造成餐饮寒冬的那一年来临,却让他不得不继续往降本增效的方向继续奔跑。

最先做的,就是将成本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