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73


饭馆。

院子大门上的招牌写着呢,华振饭店。

刚来时天色暗,招牌又旧,颜色跟对联差不多,乍一看以为是横幅,两人愣是都没看见,在外头鬼鬼祟祟站好一会儿。

好在现在淡季,位置又偏,院子里还没人,一直没人看见。

不然多丢脸。

知道这儿是饭馆,她俩胆子便大起来,理直气壮地往里走,便看见除了院子以外,里头还有能坐在室内堂食的屋。

堂食屋是用居民房改的,除了白炽灯和木桌木凳以外,门口还挂着挡风帘,啥装修都没有,看着还不如院子漂亮。

屋子很小,从大门进去是客厅,只能放下四套桌椅。

客厅左右各开了两扇门,里头没开灯,看着有些暗。禾嫒尺往里瞅了眼,都是和客厅一样放着四张桌子的四方形小房间。估计客人多时才会开放。

目前店里只有一桌食客,都在屋里。菜还没上,正喝着茶聊天。

桌上几人见禾嫒尺和卢贝敏进来,还看她俩一眼,又继续聊。

卢贝敏则趁着禾嫒尺到处看的间隙,开始找店里员工或老板。

没找到。

只好问店里仅有的这桌客人:“请问知道老板在哪吗?”

其中一位客人往院外头一指:“喏,在那边厨房炒菜,炒完菜就来了,桌上有菜单,你先看一下。”

店里的菜单还维持着以前的样子,属于打印出来再塑封的菜单。

老板想要修改餐牌还得用修正液更改,复古得很。

不过来都来了,禾嫒尺肯定不会老实照着餐牌点菜。

她决定启用小众点评看看这家饭店评价如何,在网上有没有食客好评推荐菜。

点评在这种时候也挺智能,刚打开美食页面就似乎猜到她要找什么似的,华振饭店的评价页面便直接出现在第一排。

很好,点评收录15年,评价一千多条,评分3.9。

请问现在走还来得及吗?

……

禾嫒尺没走。

点评内的评价她扫过几眼,大概发现店内评价两极分化比较严重。

好评夸的多是味道,差评多是说服务。主要是说人多的时候服务不好,老板不理人什么的。

太棒了,现在没几个人。

这家店虽说位置开在景区古城里,菜价却不算很贵。

招牌的木瓜鸡、黄焖鸡、酸辣鱼,基本都是50以内。

炒杂菌30,贵一些的野生菌68,蔬菜类的基本都在25以下,普通炒荤菜则是30~40之间。

米饭按人算,一人2元。

两人用餐,两荤一素,大概就一百出头。古城开店人均50~70,服务差些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
按照禾嫒尺去年一年经验,服务不咋样的店要是评分能上3.5,就可以期待一下味道。

在外头闻着味挺香的,试试呗。

……

和想象中不一样,不知是老板心情好还是因为客人少,店家不光没有服务不好,老板还很客气。

从厨房端出菜来时发现屋里来了新客人,便赶忙上茶水,也不急着撵人点菜。

不爱说话倒是真的。

两人在点评推荐上研究半天,最后决定试试店里的招牌菜糖醋排骨40、木瓜鸡45、炒芝麻菜25。

三道菜共计110。

点过菜,两人便坐在屋里一直往门口看,盼着店老板从屋外赶紧把炒好的菜端进来。

只是也不知是因为目前店里人少,还是因为东西都得一锅锅现炒,厨房明明一直传来香味,菜却等上许久死活不上。

反倒是随着时间越来越晚,客人陆陆续续来了,再晚些,老板的家人也开始在店里帮忙。

跟禾嫒尺之前预料的稍有些区别的是,刚进店时见着人少,她还以为这家店位置偏僻,淡季时就没生意,看来好像也不是这样。

进店的客人三三两两,似乎都认识。模样和口音不大像纯粹的本地人,也不是很像刚来大理游玩的游客。

有点像这里常说的‘新大理人’。

第252章

新大理人不是本地人。

这个城市作为旅游景区已经存在很久,只要是景区,就会吸引不少从外地过来做生意的人。

大理就很多。

在这开民宿、服装店、咖啡店的老板们,大多已经在古城半定居,一年里有大半时间都呆在这。

虽说住得久了,大家又还都保持着自己原本的语言习惯,看起来会和真正的大理本地人不太一样,就是新大理人。

和本地人的区别是谈吐和口音,和游客的区别是颜色。

大理紫外线强。

在这里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新大理人,皮肤经过紫外线的多次洗礼,会比原来颜色越来越深。

想要小麦色皮肤,来这里晒上几个月就有了,还特别均匀。禾嫒尺在大理住的民宿老板就来自北京,据说在大理好些年,已经晒得很完美。

这些新大理人能离开家乡跑到大理,多半手里有些存款,而且对生活要求会略高。

被他们喜欢的店,估计再差也有限度。

禾嫒尺见店里人逐渐增多,心想这回稳了,便下意识掏出她的拍摄道具,把三脚架支起来。

“这是干嘛?”卢贝敏被她快速又利落的动作弄得一头雾水。

“……额,我在做自媒体,想拍素材。”禾嫒尺这才想起旁边有个人,而且确切来说她和卢贝敏的关系没有好到能随意拍摄,影响别人吃饭的份上。

发现不对,便赶紧又把器材收起来。

卢贝敏倒是不介意:“收起来干嘛,你拍呀,拍给我看看。”说着还往禾嫒尺那边凑,想看她到底准备怎么拍。

能怎么拍,菜还在锅里,把器材先架起来呗,再把麦克风别衣领上。

等准备工作都做好,禾嫒尺发现卢贝敏对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产生很大兴趣,还开始打听干这个难不难。

“我小时候有想过长大要当个美妆博主,还苦练过一段时间化妆。”卢贝敏半靠在桌上,用手掌支着下巴,“当时为了练习画眉修眉,我不小心把眉毛后半截剃了,还好当时在放暑假,否则是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出门见人才好。”

听见这句话,禾嫒尺还下意识看了一眼卢贝敏的眉毛,嗯,后半截还在,确实画得很好。

“后来为啥没当啊?”

“哎。”卢贝敏长叹一口气:“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了。”

“展开说说。”

当美妆博主并不容易,首先得要有一双能把脸蛋画出花来的手。

卢贝敏虽然做不到像某些博主一样,能画出易容的效果。但平日见面时,她每天带妆,妆容能按照穿搭进行微调,基本功肯定是有的。

除此之外,当美妆博主所需财力她也有。至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