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88


鱼汁。烤鱼上还浇着一层由酸萝卜丁、番茄、辣椒等各式调料熬煮出来的酱汁。

趁热夹一块鱼肉,再往酱汁里泡上几秒,趁着鱼皮还脆的时候放入嘴里,咬一口。

“咔嚓。”一声,酥脆的外皮在口中碎开,底下鲜嫩的鱼肉与带着果味酸甜的酱汁融合,新鲜青红辣椒不算太辣,却又恰到好处地给味蕾带来一丝刺激。

提前浅浅用盐腌渍过的鱼和酱汁调味都不重,不管干吃或是配米饭都合适。

上汤水性杨花水平发挥稳定,野山菌铜锅饭更是让禾嫒尺有些惊讶。

这道菜是卢贝敏点的,她本来不想吃。

铜锅饭在丽江其实也算小有名气的一道菜,大大小小的餐馆都有卖,刚来丽江那几天,她俩就在束河吃过一次。

哇,好难吃。

铜锅饭最好吃的其实是锅巴,但是类似煲仔饭,铜锅饭这种需要起锅巴的菜品,多少都得加些油,锅巴才好起来。

她俩前几天吃的那家铜锅饭每颗米都像是泡在油里似的,每一口都仿佛在喝油。

而且店家不知道咋想的,可能希望客人能用味道淡一些的铜锅饭下菜吃,里头没怎么加盐。

导致它吃起来既没味道又很油,后来禾嫒尺再去别的店里吃饭都尽可能地避开它。

到彩云滇菜馆尝过一次才知道,不是铜锅饭的错。

就像这家店其他菜一样,野生菌铜锅饭也是干香口,里头料不多。

被撕成丝状的鸡枞菌干和云切得细细的云腿、洋芋先炒过,再与米饭一块放到铜锅里焖烧出锅巴。

菌菇干、云腿、洋芋、都是冬日里能随意得到,适合储存的食材。

冷飕飕的冬天里,几人分吃一小锅带着锅巴的铜锅饭,品着饭里丝丝菌菇和云腿,再抿一口外壳微酥,香糯化粉的洋芋,舒服得很。

探过店,禾嫒尺打心里便想直接给这家店一个好评,合作当然也没有问题。

别说合作,如果在接到商务邀请之前她能自己找到彩云滇菜馆,指定会直接给这家店安排一个推荐位。

不过店家的商务合作内容是泸沽湖分店宣传。

要接广,她还得跑一趟泸沽湖。

去不去呢?

……

“去啊,正好我也要去。”

当禾嫒尺告诉卢贝敏,自己因为工作原因要离开丽江前往泸沽湖,卢贝敏惊讶极了,随后便说按照原本计划,她接下来也准备去泸沽湖来着。

当晚她便收拾东西,跟禾嫒尺一块出发。

原本前往泸沽湖这段路两人准备自驾,只是查过资料,便发现这段路很危险,尤其是冬天。

冬天冷的时候,路上有可能结冰,开起来车子会打滑,要是碰上下过雪,还得往车上装防滑链才行。

而且前往泸沽湖的路上山路多,海拔也高,开车时间不短,哪怕是两人换着开,对于新手来说也不是一条安全的路。

最后便干脆跟卢贝敏在青旅认识的游客拼了辆商务车过去。

从丽江前往泸沽湖路上,得买门票,70元一张。

买过门票驶入泸沽湖,几乎所有司机都会带乘客们到一次能看泸沽湖全景的观景台。

在观景台上见到泸沽湖的第一眼,禾嫒尺便决定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住一次湖景房。

泸沽湖的湖景房是珍稀资源,也很贵。同一家民宿,同样配置,湖景房的价格是普通房间的两到三倍。

越是近着湖边,价格就越是贵。

原本禾嫒尺来泸沽湖只是为了工作,没想把太多资金放在住宿上。

才刚到泸沽湖,她便知道自己跑不掉了,就算app没有报销金额,她也要住。

更何况现在还剩好几千没花呢,住!

……

最终,禾嫒尺和卢贝敏商量之后,决定一同住在大落水的同一家民宿。

大落水是泸沽湖目前最大的村落,彩云滇菜馆的分店便开在这里,据说早期大多数民宿也建在这里。

她们住的民宿距离泸沽湖仅隔一条几米的小人行道。

住在三楼湖景房,不管从卧室、还是阳台往外看,只要不刻意低头,便会觉得酒店似乎直接建在湖水里。

价格肯定不便宜,得680一晚。刚进民宿推开房门直面湖景,瞬间,禾嫒尺有直接在这续一周的冲动。

泸沽湖美得过分。

透过窗户往外看,像是一副油画嵌在窗里。

明明不是大晴天,天上还飘着少许阴云,湖面依旧被天映得碧蓝。

湖边停靠着五彩猪槽船,彩色经幡随风飞扬,从北方飞来的海鸥时不时从湖面飞过,踩出一圈圈水纹。

天空和云彩变得格外近,四周连绵高山将湖水圈禁在内,与世隔绝。

在这里工作,值!

……

因为禾嫒尺要工作,所以她和卢贝敏接下来便各玩各的,只有饭在一起吃。

工作原因,她俩能一直去彩云滇菜馆蹭饭。

彩云滇菜馆的分店其实已经开业好一阵。

泸沽湖位置偏,地方不大,从丽江过来哪怕走高速也得3.5小时,更别提走国道。

大多数游客进来玩一天差不多就得走了,入门却还要支付70门票,各种各样的门槛让这里淡季时人格外的少。

因此,这儿饭馆也少,游客们的选择总共就没几样。

新开的彩云滇菜馆在丽江很受欢迎,到泸沽湖却没几人光顾。

其中一个原因是确实没什么游客,还有一个原因是这家店目前还没有能在泸沽湖接待团餐的人脉。

到泸沽湖自由行的人数比跟团的人少。喜欢热闹的人来到这里,甚至会觉得这里有些荒。

因此刚来第一天,看见彩云滇菜馆的分店情况时,禾嫒尺便有些头大。

彩云滇菜馆的泸沽湖店占地太大了,因此只要客人稍少一些便会显得格外冷清。

现在淡季,店里客人数量最多时也就七八个,瞧着更是可怜。生意淡成这样,可不是她随便发一篇小紫书图文笔记能解决的事。

如果是路过吃着不错,给个好评按照心意发发图文,后续情况看天定就算了。

收过钱还是有些不一样。

她收的不便宜,总不能让人家的钱打水漂吧?

于是她便换着法子找角度,想给这家店写出点儿花样来,还特意去找店老板问创业经历。

最好是创业时稍微有些坎坷,写起来有故事感,容易吸引读者注意。

结果一问才知道,人家创业一点都不坎坷,就跟这家店的菜品一样,顺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无聊。

也是。

这家店最开始是一家人干的,而且老板夫妻、孩子、各有各的技能和负责的部分。

有人负责开发菜品、管厨房、有人负责店内服务、还有人专门处理网络营销,维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