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68
。”
她病着,陈朝觉着没必要让她徒增烦恼。
见她蹙着眉,似是不满,想起太医和府医说的话,陈朝叹口气伸手将人环入怀里。
“别再同我置气了,实在还生气,你就打我解解气。别把气闷在心里。太医和府医都说了你身子虚。”
怀里人还是闷声不响,门却被人叩响。
“王爷,徐将军和魏将军还有任二公子都来了。”
听到任和郎来了,任兰嘉推开他,理了理稍显凌乱的衣衫。“我先回去。”
说着任兰嘉就要起身,刚准备动,手腕被拉住。
“好好用膳。”
任兰嘉一顿,陈朝也适时松开她的手腕。任兰嘉走之前道:“把衣裳穿上吧。”
他这副模样,让任和郎他们
见了还以为他们在书房里做什么呢。
陈朝低头看了眼自己散开的衣襟,低笑了一声。
任兰嘉出门,青云就候在门外。书房的院子里站着三人。听到开门声,三人齐齐转头看来。
“王妃。”
“二妹妹。”
三人齐声道,其中魏棕的声音中带着喜悦,他的视线在任兰嘉身上扫视了一圈,发觉任兰嘉并无事,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,没事就好。
任兰嘉向他们三人颔首:“大姐夫,二哥哥,徐将军。这么早就来了,用过早膳了吗?”
“用完了。”
“没有……”
说用过的是任和郎,而说没用过的是两个武夫,丝毫不客气。
“青云。”
? 如?您?访?问?的?网?阯?f?a?B?u?Y?e?不?是?????ǔ?????n???????2?5?.???ò?m?则?为?屾?寨?站?点
“在。”
“嘱咐厨房送些早膳过来。”
这是多日来,青云头一回和女主子搭上话,忙不迭应下。“好的,小的这就去。”
叮嘱完青云,任兰嘉便带着侍女走出院子,任和郎和徐弘早早就把视线收回了,只有魏棕视线还一直追随着。
“怎么了?”
任和郎问,魏棕淡定将视线收回:“没什么。进去吧。”
三人迈进书房时,陈朝坐在茶案后,难得穿了一件白衫,长发简单用了一条素白的丝带一拢。乍一看,颇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书生气。而且瞧着和方才一袭白裙的任兰嘉还挺相配的。
徐弘见惯了陈朝穿玄衣,见到陈朝这样的穿着也是一愣。而魏棕进来先扫视了一眼书房,想起陈朝昨日那有些郁郁的模样,他看向了书房一侧的柜子。大概是匆忙间没关好,还透着一条小缝。再看陈朝发髻松垮的模样,他露出了然的笑。
外头人都说任家女郎性情温顺,是难得的良妻。就连那顺平郡主,出身高贵也那么温和。可估计只有他和陈朝知道,这关起府门来,一生气就不让夫君回房的脾性两姐妹是一样一样的。
陈朝抬眸就见魏棕脸上挂着莫名的笑。“都坐下吧。”
徐弘看了看魏棕和任和郎面露犹豫:“王爷,我有要事。”
魏棕未动,任和郎却极有眼色。
“那我先到外间候着。”
任和郎刚想转身,就听到:“无妨,留下吧。有些事,你们也该知道。”
四人围坐在茶案四周,面前是茶香袅袅的茶盏。茶案中是徐弘带来的册子。陈朝端着茶盏,垂着眼眸,让人一时看不清他的神色。
“都看看吧。”
魏棕和任和郎对视一眼,魏棕先拿起册子。屋子里一时除了杯盏相碰的声音外只有悉悉索索的翻书声。一页又一页,魏棕的脸色越发严肃。
在魏棕翻看册子时,陈朝在打量对侧的任和郎。任和郎几日前已经进了翰林,身上还穿着官服。已过及冠的他初进官场,就已见沉稳之色。任老太爷将任家的未来压在他身上是有些道理的。
魏棕翻看完册子后将册子递给了任和郎,随后顾不得茶还烫着,就闷了一口。
任和郎接过册子,才看第一页就心惊。这居然是这几年通过和吏部的走动,随意篡改考评,肆意调任买卖官职的名录。任和郎只翻看了几页,眉头就已紧锁,可他也发觉,这些名录和昨夜禁军所查抄的官员府邸并无什么牵扯。名录上的大多都是京外的官员。
一杯茶饮尽,陈朝又给自己添了一杯,同时他淡淡道:“盛钧行与你关系如何?”
三人一愣,任和郎率先反应过来,陈朝问的是自己。任和郎虽不知道陈朝为何会在此时提到盛钧行,但他还是回道:
“他在为官及政事上许多理念与我相同,他视我为知己,我视他为好友。”
“嗯。那便好。”
陈朝点头。
“我有意调他入御史台,负责南下巡查一事。你觉着如何?”
任和郎一怔,入御史台?
盛钧行同他一样在殿试后入了翰林,他们现在虽初进翰林院,但翰林直达中枢,可以说前途一片明朗。但御史台不同,行的是监察百官的职责,做的都是得罪人的事。盛钧行祖上世代经商,他是头一个入仕的,因此在朝中没有任何倚靠,也没人能拉他一把。一旦进了御史台,得罪了人,可以说往后与中枢无望了。
但任和郎心思沉静,他没有否定,而是先问:“为何让他进御史台。”
徐弘和魏棕也侧目。
“盛钧行出生商贾大户,家产丰厚,家族产业遍布各地,各地管事与当地官员自然也打过交道。”
任和郎虽不清楚盛钧行家中有多少产业,但陈朝的意思他懂了。御史巡查,各地官员为保全自己自然会想法子贿赂,贿赂不成那难免会生其他心思。盛钧行家产丰厚不会为金银所动,又有家族产业中的管事相助,那行事必然也事半功倍。陈朝这么清楚盛钧行的底细,他早就决定好了,让盛钧行入翰林,不过是虚晃一招。
任和郎抿着嘴不再说话,陈朝继续道:
“除了盛钧行外,我要你进中书。任中书舍人。”
中书舍人,天子近臣,如今明丰帝尚且年幼。虽说是中书舍人,但随侍左右还得担任教导明丰帝的职责。眼下虽然艰难点,但明丰帝再大些,他便可以扶摇直上。任和郎蹙眉:“此事不妥。”
他和陈朝的关系众臣皆知,且不提他资历尚浅,他父亲才升迁至吏部尚书,如今他又调任中书,朝中众臣怎不会背后议论他们。
陈朝翻阅过任和郎春闱和殿试的卷子,他对为官之道为民之政颇有自己的见解,他挺欣赏任和郎的,但他身上的刚直和迂腐和任老太爷有八成相似。有文人傲骨可以,但不可过于愚昧。
“昨日我从广阳侯府出来,回府之际,我安插在太尉府的人给我递了消息。吏部之乱后太尉第三子酒后关起门扬言要断了我和任府的姻亲关系。酒后第二日,太尉府名下的钱庄调动了一大笔黄金。几日前,我的王妃就在别宫庄子上遇了刺客。”
“什么?”
任和郎骤然起身,起的太急,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