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42


崔时沭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开家乡,便甘居人下,在兖州通判之位干了二十余年,直至今日。朝中众臣对此人评价都不错,称他为人忠直又踏实肯干,于同侪同舟共济,于百姓关怀备至,实是可用之才。

只是崔时沭性子倔强,认定的事儿就一定要做到。杨淮英却是个圆滑善变的人,说话一拐三绕,绝不肯清楚地把意思透露明白,两人自打共事第一天起便不对付。

“道不同而不相为谋,”傅行州贴着衣料向上,不肯放过他,“崔大人看不惯这位顶头上司也正常,只是他在兖州干得好好的,京中为何突然任命杨淮英?”

“鹬蚌相争……”阎止仰面被压在枕上,伸手抵住他的肩,在间隙中说,“杨淮英是闻侯的人。当时老知州致仕,朝堂上为了这个位子争得厉害。京城的几大氏族扭成一股,以黎鸿渐为领头,推了几个人上去,无非是他的那几个门生。吏部你也知道,始终是不偏不倚端得平的,便推举了老知州举荐的崔时沭。”

傅行州看着他,隐约猜到其中关窍,问道:“那皇上怎么说?”

阎止与他四目相对着,轻声道:“陛下觉得崔时沭善于理事,却不擅管辖人,可又觉得那几个门生资质平平,难当其用,便点了闻侯出来选人,却有意略过了国公爷的意思。杨淮英此人治下颇有手段,兖州是北部重镇,事务一日何巨。他能在知州之位上稳坐二十年,治理之才自然是有一些的。但他与闻侯一脉相承,贪心不足,私欲太重了。”

自从幽州回来之后,兴许是那一夜把心底的话说尽了,阎止再面对他时,十有八九问什么答什么,毫不隐瞒,多少让傅行州心中踏实了一些。此时月色之下,阎止的唇散着淡淡的玉色,柔软亲昵,让他很想就这样碰上去。

可正事还没说完,他只得忍耐住,低头问道:“那怎么就选的他呢?”

“拦不住啊,”阎止的手指在他耳畔摩挲片刻,却落在鼻尖上,将去未去的,“国公爷当年知道之后很不赞成,极力劝说皇上改变人选,即便不选崔时沭,也另择能人任其位。但皇上却就此认为国公爷与杨淮英有嫌隙,偏袒崔氏,并借此将他调离幽、兖二州事务,一直过了很多年。”

傅行州问:“可如果是这样,时隔多年,皇上为何又派衡国公去查盐井?他与杨淮英对上不动手就算不错了,还查什么案子呢?”

阎止轻轻地笑了一声,黑白分明的眸子合上,侧头在傅行州颈边下了口。压覆随即而至,他在这热意与朦胧间说话,自己也听不清楚。

“表为试探,里为诱杀,如今也是一样的。”

兖州毗邻金灵,濡苍两条大江,支流自城中穿行而过。水波涛涛,即便盛夏时节,城中依然凉爽舒适。濡苍江上清风吹拂,自京城至兖州乘船三日便可到达,此去江涛浪卷,顺流而下,遥遥已可见岸上城墙。

章阅霜立在船头,江风吹起他的袍袖,在风中振振而飘。左耳下缀着一点青金色,此时也在风中微微地摆荡着。

“章大人好雅兴,”阎止从他身后走来,略向后站了半步同他错开身,负手立在船舷上,“这濡苍碧滔是兖州八景之一,又逢夏季景色绝佳,此时正是好时候。我见章大人久立船头看得出神,是为惊涛骇浪的气魄所折服?”

章阅霜侧头看着他,慢慢道:“世子殿下不妨有话直说。行船三日,此时即将靠岸了,世子这才来拉拢我,是不是晚了些?”

“大人身在御史台,我岂敢行拉拢之事,”阎止笑了笑道,“我只是想提醒章大人,胜景虽美,可江上浪大风急,切勿忘了底下的暗流涌动。”

章阅霜目光向下一敛,语气中不无冷漠道:“臣不比世子一片慧心,听不懂。”

“那我就明说罢。章大人究竟是抱着什么心思来兖州?你除了替瑞王做事,此行还另有目的,”阎止双手拢于袖中,即便正午太阳正盛,他吹着江风身上依然感觉寒冷。

他问:“你在幽州时由田高明一手提拔,他待你还算不错。可既承了旧主之恩,没有道理再转投在黎大学士的门下。章大人,你当年沟通于幽州兖州之间,到底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?都过去这么多年了,非要自己来看一眼才甘心。”

章阅霜站在原地一动未动,仍然垂着目光,颇有些傲慢的意思,半晌都没有说话。清风从两人之间穿过,午后日光晴朗,风中却无端地夹杂起了丝丝寒意。

“世子殿下还是先管管自己吧。既然知道兖州的是非少不了,世子自己便是泥菩萨过江,可别滑进这濡苍江里去了,”章阅霜冷声说罢,顿了顿又道,“更何况,世子殿下复位不易,我听说在幽州连命都快丢了。难道想走国公爷的旧路吗?”

“难得你耳听六路,”阎止望着平阔的江面,浮光跃金,晃得他眯起眼睛来,“这件事是萧临彻告诉我的,他这是什么用心?许诺都是好听的,但田高明是什么下场,你我都看见了。船还没靠岸,章大人仍然能掌舵。”

两人说话间,兖州城门已近在眼前,艄公急忙跑来拉纤。阎止不再赘语,一甩袖信步下了船。

岸上的阵仗却比预料中小了许多,渡口旁只有一人孤零零地相迎,身后跟着十几个布衣差役,高矮不齐,歪瓜裂枣什么样的都有,简直像是临时凑数的。

领在前头那人个头矮小,身形干瘦,裹着身品秩最低的蓝袍官衣。他年近四十,一笑眼角堆起层层的皱纹,背跟着没脊梁似的一塌,满脸都是奉承,拿腔拿调地作揖道:“小的兖州推官贾守谦,见过世子殿下。”

阎止上下打量了他一眼,问道:“杨大人呢?前日来信还说,今日会亲来渡口相迎。”

贾守谦神色跟着一变,拿着嗓子用力地唉了一声,眉头随即扭起来:“不瞒世子殿下,崔大人今儿早上突发意外……过世了,杨大人正在府衙问话呢!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

谢谢阅读。

第147章 疑云

府衙外草木青青,阳光下随微风轻轻拂动着。阎止还没走进大门,便听里面的哭泣声。堂中唯有一人背对大门而立,身形颀长,着一身暗紫色长袍,官帽下鬓发微白,留着长髯,年纪约在四十开外。

这人正不停地和来往的差役交代着什么话。贾守谦跟在后面刚刚进门,赶紧跑上前去与他附耳说了几句。这人转过身,走过来拱手对两人一揖:“世子殿下,章大人,在下兖州知州,杨淮英。”

他满是歉意地看着两人:“实在是对不住两位,初到兖州还没进城,便碰上了这样的事情。两位从京城远道而来,在下没能相迎不说,府衙里更是乱糟糟,真是太不像话了。我陪殿下和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