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92
,衬得整个人愈发香软可人。
薛召容瞧着她这般模样,喉间发紧,后悔方才松手得太早。他上前替她拢好衣带,强自按捺着心绪。
沈支言抬眸望见他这般克制模样,眼底掠过一丝笑意。他今日倒比前世长进许多。这般情景,若放在从前,早如饿狼般不管不顾地吞食她。
薛召容为他系好衣带,又取过软巾替她擦头发,抱怨道:“莫说今生你我有婚约,便是前世,我们也是正经夫妻。夫妻伦常,本就是天经地义。”
他叹着气,捧起她的小脸,强迫她望着自己,温声道:“我知从前太过急躁,如今已在学着忍耐。可你莫要让我等太久。”
“支言,你须记住,一世为妻,永远是妻。无论轮回几度,你永远都是我薛召容明媒正娶的妻子。”
是啊,她是他的妻子,纵然前世共赴黄泉,可他们终究是拜过天地、饮过合卺的夫妻。也曾红妆十里,羡煞过长安城的少年少女。
沈支言神色稍霁,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胸膛:“莫要在此耽搁,两个孩子还等着你去寻呢。这般时辰了,也不知他们哪来的精神头,偏要缠着你玩捉迷藏。”
薛召容眼底浮起几分委屈,握住她纤白的手指低声道:“旁人家娘子都是缠着夫君撒娇,偏你总将我往外推。横竖都做了两世夫妻,今日我这般听话,可不可以让我亲亲?”
他语调里带着三分撒娇七分无赖,偏生又透着几分认真。眼底映着跳动的火光,分明是个讨糖吃的孩童模样。
沈支言望着他灼灼的目光,心头如小鹿乱撞。她深吸一口气,踮起脚尖,在他脸上亲了一口。
唇瓣触及肌肤的刹那,自己先羞红了脸。
这是她头一回主动亲吻薛召容。
薛召容怔在原地,伸手轻触方才被吻过的地方,半晌没回过神来。
她……这是主动亲他了?
“傻愣着作甚?”沈支言见他这副模样,耳尖更红了几分,“再不去寻,两个孩子该找过来了。今晚你去二哥屋里歇着罢,他睡觉安稳。”
薛召容的心里被这个吻填的满满的,许久都无法抚平激动的心情,在沈支言的催促下,恋恋不舍地颔首点头,结果出去不多时又折返回来,左右臂弯各抱着个熟睡的孩子。
“你瞧,果真睡着了。”
沈支言忍俊不禁,披了件外衫走到他跟前,伸手要接过其中一个:“这般抱着两个,仔细摔着。”
※ 如?您?访?问?的?W?a?n?g?阯?发?布?y?e?不?是?ǐ??????ω???n????????????????????则?为????寨?站?点
夜风拂过庭院,树影婆娑。虽无月色,檐下灯笼却将青石小径照得通明。
两人并肩而行,各自怀抱着熟睡的孩子。夏花暗香浮动,偶有萤火掠过衣袂。这一刻,倒比那红烛帐暖更教人心生缱绻。
薛召容侧目望着沈支言小心翼翼抱着孩子的模样,眼底漾开一片温柔。夜风拂过时,他忽然轻声问:“支言,你想要几个孩子?”
沈支言闻言一怔,垂眸看着怀中熟睡的小脸,温声道:“都好,不论男女,我自然都是疼的。”
她想起自家兄弟姐妹围坐一堂的热闹景象,眉眼不由柔和几分。
薛召容看了看廊下摇曳的灯笼,想起自己那个偏心的父亲。前世的时候他便想着,若与沈支言有子嗣,只要一个便够了,他将全部的爱都予这个孩子,不教他尝半分自己幼时的委屈。
可此刻听沈支言这般说,他忽然觉得,若是两人用心教养,便是儿女成群又何妨?
她笑了笑道:“都依你,生几个都行,只要我们不做那偏心的父母,孩子们自然都能欢喜长大。”
她嗔道:“谁要给你生孩子。”
此刻,夜露沾衣的凉意里,竟品出几分岁月静好的滋味来。
沈支言侧首望去,见薛召容抱着团团的模样,倒真有几分为人父的温厚。想来他历经沧桑,日后定会是个极好的父亲。
待将孩子们安顿在大哥院中,二人踏着月色回到西厢房。
“时辰不早了,你快去二哥院里歇着罢。”这回可不能容他再磨蹭了。
“好。”薛召容很听话地离开了。
沈支言独自回到房中,方才浴间种种蓦地浮上心头。她伏在锦被间,耳尖发烫地忆起那人滚烫的掌心,湿发纠缠时的喘息,竟不自觉笑了。惊觉失态,慌忙扯过软衾蒙住头脸,却在黑暗里嗅到被褥间残留的淡淡沉水香。
——
御书房内,鎏金烛台上的红烛已燃过半。皇帝正批阅奏折,忽听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。一个小太监躬身进来,颤声道:“启禀皇上,公子又在闹脾气,说宫中闷得慌,非要出宫去,今儿都闹第三回了。”
皇帝搁下朱笔,揉了揉眉心道:“不是同他说了?再忍几日便放他回去,谁让他行事这般鲁莽,能怪谁。”
小太监:“皇上,公子还说想见母亲,道是忍辱负重这些年,合
该得些慰藉。”
听到“母亲”二字,皇帝眉头骤然紧锁。烛火映照下,那张不怒自威的龙颜愈发显得凌厉。他那眉宇间的霸道气度,竟与薛亲王有三分相似。
殿内静得能听见更漏声。良久,皇帝才沉声道:“罢了,这些年确实难为他。你悄悄带他去见,务必谨慎。”
“奴才明白。”
小太监退下后,皇帝再无心思批阅奏章,起身摆驾重华宫。
宫灯摇曳下,李贵妃正倚在软榻上,见圣驾忽至,忙不迭迎上前,执起团扇为君王打扇:“臣妾料想陛下今夜要来,特意备了冰镇酸梅汤解暑。”
皇帝淡淡“嗯”了一声,径自入内落座。李贵妃亲自奉上青瓷盏,又执起扇子立在身后轻轻摇动。
殿内很安静,皇帝饮罢半盏凉茶,才开口:“听闻你宫里近日换了两个太监?”
说起太监,李贵妃执扇的手微微一顿,斟酌道:“回皇上,原是那几个当差不够尽心。今儿新挑的倒是个伶俐的。”
“贵妃满意便好。”皇帝摩挲着茶盏,又问:“老三近日功课如何?”
李贵妃温婉笑道:“回皇上,三皇子近来勤勉,课业多是过目不忘。虽不及太子殿下天资卓绝,却也不算差。”
皇帝:“太子近日政务繁忙,不如让老三多与老二走动。朕瞧着,他们兄弟倒是生疏得很。不知是他不喜欢贵妃,还是贵妃不喜欢他。”
李贵妃怔了片刻,道:“皇上说笑了,臣妾怎会不喜二皇子?虽说那孩子生母去得早,性子又闷,可臣妾向来视如己出。只是这孩子总不爱与人亲近,不比太子和三皇子活泼。”
皇帝没做声。
李贵妃又道:“不过二皇子天资聪颖,只是近日总往宫外跑,听闻常在街市流连,似是与某位姑娘往来甚密。臣妾是担心,若遇上那等不三不四的女子……”
“贵妃多虑了。”皇帝骤然打断,“老二行事,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