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23


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,朝中又爆了一记重雷。

都察院御史联名弹劾吕畴之十七条不法事。

整整十七条,能干的坏事都被他干尽了。

他们这才发现,朝中不但出现了权臣,还出现了奸臣,奸臣吕畴还当上了首辅!

于是四十名给事中以团购价买下了四十口棺材,横在自家的院子里,对吕畴发启了猛烈的攻击。

正在家里写辞呈的郭恒惊讶地发现,被弹劾的居然不是他。

他就这样被华丽丽的遗忘了……

而刚刚坐上内阁第一把交椅的吕畴,椅子还没坐热,就被言官们连番轰炸撵回家去。

他要上折自辨,同时也要上书辞职。

可他上一次,皇帝驳回一次,驳回一次,他就被弹劾一次。

“三辞三留”之后,被玩坏了的吕畴上了第四份辞呈,结果不但又被皇帝驳回,还被赏赐了二十两白银和一道口谕。

皇帝说,要跟他成就一段云龙鱼水、君臣相得的佳话。

吕畴都快崩溃了,你跟我一个贪官污吏做什么佳话?!

这下可好,险些被言官们骗到左顺门打死。

皇帝以宫中斗殴为由廷杖了十二名言官,硬将吕畴留在了京城。

为此,皇帝还派遣很受文官拥戴的璐王,去六科廊探望抚慰,言辞恳切,声泪俱下,请他们顾念大局,理解陛下的用心,不要再跟吕畴过不去了。

这是璐王的强项。

吕畴不是郭恒,若为了郭恒廷杖言官,郭恒会第一个站出来劝谏他保护言路,然后毅然请辞。

吕畴不一样,皇帝要留他,他只会谢主隆恩的留下,从此为皇帝马首是瞻。

新提拔的三位阁员毕竟需要时间熟悉阁务,建立人脉,贸然将内阁成员全部换掉,的确会出乱子。

吕畴是小人不假,但老马识途,有政务经验,也有自己的人际网,从他举荐韩让开始,皇帝便看到了他的价值。

而刚刚经历一场折磨的吕畴,完全将皇帝当成了救世主,注定会夹着尾巴做人,不但团结帮扶新同事,还会纠正冤狱,献言献策,举荐人才,以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
皇帝也不怕他陷害忠良,他这种人,只要是皇帝喜欢的忠良,他都会上赶着巴结,只要是皇帝想惩治的人,他必定不遗余力,积极落实。

从前为了巴结先皇,他可以整治忠臣,如今为了巴结皇帝,他也可以惩治奸臣。

所谓以贼平贼,以奸惩奸,事半功倍。

皇帝也很清楚,这种人用久了容易上头,所以选择吕畴而非姚元锡的第二大原因——他是老来子,双亲九十岁高龄,十年之内大概率要回乡丁忧,到那时,新的内阁已经步入正轨,也是“过河拆桥”的最好时机。

平安在翰林院里听八卦,听得一愣一愣。

天塌了!《奸臣传》里唯一的真奸臣当了首辅。

他不禁反思,自己的存在到底是改变这个世界,还是毁灭这个世界的?

第78章 谁拐带着皇帝不学好?……

翰林院,郭恒在签押房里喝着茶,看平安握着个雏鸡蛋写字。

一派安静祥和,岁月静好。

其实他早就让家里开始收拾行李,准备直面京察后的暴风雨了。可是这几天外面狂风暴雨,皇帝在争,御史在吵,言官在骂,内阁乱成了一窝粥,还险些血溅左顺门,一切热闹好像都与他无关。

他在无人问津的签押房里静静地喝茶办公带孩子,还有些不习惯。

“手腕用力,力透纸背。”郭恒适时指点。

“啪”地一声,鸡蛋碎了,蛋液流出来,黏糊糊流了满纸。

“透纸背了,二师祖。”平安一脸无辜。

? 如?您?访?问?的?w?a?n?g?址?F?a?布?页?不?是?ǐ????????è?n???????5?????o???则?为?屾?寨?站?点

郭恒不知该气还是该笑,遣一个书吏来帮他收拾。

“这样太浪费了,还是烤了吃比较划算。”平安道。

“明天用熟鸡蛋,写完给你填肚子。”郭恒无奈道。

那书吏擦净桌面,忍着笑退了出去。

郭恒让平安洗净双手,从案头翻出一张薄薄的纸:“拿给你爹。”

平安一看,原来是吏部的任命书,陈琰升翰林院侍读学士,充经筵日讲官,补国子监司业。

正五品国立大学副校长。

正五品,是韩让走了二十多年的路。到了老爹这里,景熙二年的状元,景熙四年初就连升三级。

果然,经过他不懈地努力,老爹升得更快了……

不过对于老爹的顽强程度,平安已经很习惯了。

二堂中的同僚们纷纷庆贺陈琰超脱苦海,不必再继续苦熬了。

陈琰开坊的消息,与陈敬时会试取中的消息是在同一天,陈敬时高中第三十七名贡士,可以准备参加殿试了,而殿试不黜落,可以说已经是一名准进士了。

双喜临门,前来道贺的同乡同僚络绎不绝。

第二天,小郑先生郑行远也亲自上门,他考中了会试,一百八十六名。

这天过后,不少同僚向陈琰打听,平安还缺西席吗?他们有亲朋是落第举子,学问扎实,甚至可以不要束脩。

陈琰只好婉言拒绝,孩子太顽皮,等闲西席管不住云云。

平安笑道:“他们倒不如说来拜师的,我还可以考虑考虑。”

陈琰问他:“你要教他们什么?”

“我能教的东西,在书本上可学不到。”平安眼睛亮晶晶的:“爹,林阁老什么时候回乡,我答应去送他的。”

“呃……林阁老……是京城人士,不用回乡。”陈琰心想,这真是扯一句谎要用十句谎来圆啊。

……

京察之后,两京官员或优诏褒答,或降调他用,大量空缺亟待填补,像陈琰这样连升三级的不在少数。

皇帝用了三年半的时间,革除弊政,整顿吏治,使陈腐已久的朝廷开始焕发新的生机。

西长安街,璐王府。

两位王府讲官及一位身穿湖绸道袍的中年人,在殿中按序就坐。

淫雨霏霏,璐王姗姗来迟,三人忙起身向他见礼。

宫人上前为璐王擦拭身上沾染的雨水,璐王笑容和煦:“徐师傅,周师傅,姚师傅。”

那中年人正是被罢斥的前内阁次辅姚元锡,他逗留京城并未返乡,已有小半年了。

另外两位,一个是新任次辅徐谟,一个是王府侍讲周沂。

璐王一摆手,太监宫人便放下手头事由,有序退出大殿。

四人重新就坐,除了干瞪眼,就是一杯接一杯的喝茶。

过了良久,徐谟突然道:“满以为这次志在必得,谁料陛下出其不意……”

姚元锡打圆场道:“官居一品,位列次辅,也不算失败,无非是多熬上几年。”

说到此处,徐谟表情嫌恶,不是针对姚元锡,而是想到要在吕畴这种卑劣小人之下行事,喉咙里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