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64
但这并非根本原因,以那人的身份和话语权,如果执意要娶她,门第差异是问题,却不是大问题。
根本原因是,那人不喜欢她,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。
喜欢那样一个人,当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,更无需遮遮掩掩,因为和她抱着同样心思的人实在太多。
仰慕与喜欢,常常只有一线之隔,那道界限并不明显,说越过也就越过了。
连夫人不愿意将就。
她不想胡乱嫁个夫婿,在往后余生里对自己年少的情意决口不提,多年后付之一笑,尽数成灰。
于是她选了个和她抱着同样心意的人,嫁了过去。
王家主大笑说道:“我和你不一样,我看的是前程。再说,你我看儿子千好万好,拿出去还真未必能雀屏中选,到时候急巴巴把儿子送过去,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,怪丢人的,可不得绕一绕路,做些无所谓的模样?”
连夫人呸了一声,说道:“信你个鬼,有本事你把那幅画还给我?”
王家主说:“你我夫妻,何必分那么清楚?而且那幅画出自蒋益何大师之手,天底下怕是难得找到第二幅那么栩栩如生的画了,挂起来一起看呗,我又不是抢走不给你看了。”
连夫人又呸了一声:“那可是我父亲想尽办法给我弄来的,再胡说八道,小心我出去告你侵吞陪嫁!”
第92章 行路难(一)逃亡中
从春天走到夏天,现在快要到秋天,建元十年,景昭好像只做了一件事,就是在路上不停地行走。
从北边走到南边,从骑马换成坐车乘船,然后再由船换回马车,到现在骑马逃亡。
一切仿佛只是无聊的重演。
但不同的是,过去的路程还可以维持基本平静,接下来的路程格外艰险。
茶楼中暴起杀人之后,景昭和裴令之不敢多留,匆匆写就两张纸条留给穆嫔积素,和苏惠分别,就此骑马踏上逃亡之路。
这里是宜城郡,朝廷鞭长莫及,不宜久留。好在对于庐江王氏来说,此处不是他们经营多年的老巢,同样鞭长莫及,一时难以应变。
临走之前,景昭摸了摸袖子,拿出船上带下来的某件东西,丢在了桌子下面。
地面上血泊渐渐淌开,蔓延到周身各处,将桌下也浸染成一片红色,几滴飞溅到景昭袖角,温热腥红。
她牵住裴令之袖角,翻身上马,绝尘而去。
苏惠能被皇帝派来护卫太女,确实很有些本事。
事发突然,堪称大祸,他却仍能从马车里摸出两份全新的过所交给景昭,助他们脱身逃离——只是由于事发突然,即使苏惠再如何八面玲珑,也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那两份过所,从真实性方面来说,经得起任何验证。
唯一的问题是——
“你们是……姐妹?”
城门卫翻着过所,一脸怀疑。
眼前两名女子共乘一骑,布衣荆钗,面裹轻纱,露出来的肌肤微黑,却依然可以看出眉眼标致。
守卫上下打量,隐隐感觉这对‘姐妹’中的一位身量有些过于高了。
“把面纱摘下来!”
过所上没有画像,虽有体貌特征,但未必写的很详细。
景昭从善如流地去解面纱,余光瞟见裴令之也解开了脑后的系带,心里微感紧张。
今早启程时,她吸取王悦的教训,将妆容化的格外精细,除了五官无法移位,连肤色都做了改变,甚至不顾裴令之的婉拒,把他的眉毛一并修做弯月般的细眉。
她可以拍着胸口保证,除去实在无法更易的身体特征,凡是裸露在外的一切地方,都被她精细描补,没有留下半点破绽。
如果这样还逃不过沿途搜检,那只能归咎于运气太差,或者裴令之长相太过扎眼。
她睫毛扑闪,余光始终留意着裴令之的方向,既紧张又期待——证明她技艺的机会近在眼前,只看现在会不会被看出破绽。
下一刻,裴令之的手顿住。
马蹄声如雷迫近!
守卫骤然转身,根本顾不得什么姐姐妹妹,方才趾高气昂挺着的腰一下子塌了下去,端着满脸谄媚的笑意迎过去:“大人安好。”
出现在城门外的是一条长龙般的队伍。
前方几十名披坚持锐的部曲开道,簇拥着正中一座华丽马车,后面跟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马,气势如虹!
这般大的排场。
这般煊赫的气势。
这般英武的随从们。
也难怪城外饿殍遍野,流民遍地,正是极不安定的时候,连景昭这般大胆无忌,太阳落山之后也不敢在外行走,他们却能摆出无比富贵的姿态自由来去,无畏无惧。
这般迫人的气势,寻常饥民一看便要瑟瑟发抖不敢近前,哪里会鼓起胆子上前劫掠?
守卫们根本顾不上城门前排队入城的人们,见景昭和裴令之还等在眼前,胡乱丢还过所,催促道:“快滚快滚,别挡着路。”
景昭也不和他计较——当然现在也没法计较。
二人牵着马,挤在路边的人流里,看着长龙般的车队逶迤前行。
这车队来自竟陵,车队主人是竟陵郡守步甘棠。
竟陵是竟陵杨氏的主宅所在,向来被杨氏视为大本营,竟陵郡守自然也是杨氏的忠实走狗。
裴令之去过杨氏主宅,不止一次,每一次见到步郡守,对方总是一幅恭顺的模样,以郡守之尊恭顺面对裴令之这个白身子弟,可以说是谄媚卑下,毫无尊严。
伸手不打笑脸人,裴令之对待步郡守一直还算客气,不代表他看不出步甘棠的本性。
媚上者多半欺下,如今看来,步家的家风果然不怎么样。
看着步家部曲随从趾高气昂地在前开道,裴令之打消了想法,说道:“我本来想着,我们二人单独上路不太安全,如果能跟随一支士族出行的队伍前去江宁,那就可以安稳许多。”
南方远不如北方安定,许多规模较小的家族无力豢养足够的部曲,在外出远行时,往往便会等候门第较高、实力较强的世家出行,奉上拜帖,请求跟随在后一同上路,实际上便是托庇于对方家族的保护。
一般情况下,为了彰显仁慈宽厚,被请托的家族都不会拒绝,愿意为跟随在后的小家族提供些许便利。
景昭和裴令之现在的身份看上去有些寒酸,不过终究不是庶民,如果请托到步家面前,想来对方即使看不上,也不介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慷慨和仁慈。
但鉴于景昭和裴令之的脸不太方便见人,裴令之只好无奈地打消了这个想法。
总不能前去道谢的时候,全程裹着面纱说话,那未免太无礼了。
景昭说:“不一定非要找上门去,远远跟着还是可以的。”
是的,世家往往不会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