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33


也就这两天的功夫,瞅到机会他就给你传话了。”

小梁内官有些犹豫,转念一想面前这位统领是圣上与太女面前的红人,和自己素无矛盾,不至于在这种地方下绊子,于是高高兴兴点头:“多谢大人。”

苏惠喜气洋洋地朝他摆了摆手,目送着小梁内官离去的身影,心想什么时候看不顺眼的人来递帖子请见了,就赶紧命人先把小梁内官叫过来。

他美滋滋地坐到阶边,也不要属下递来的垫子,侧耳听着宫墙内悠扬的笛声,轻轻打着拍子。

.

回门的地点,依旧定在望仙别馆。

杨桢夫妇、裴氏来人,全都早早等在了别馆。

以景昭的性格,连入宫朝拜皇帝都敢拖到晚上,更不会在乎裴氏族人的感受,不过算他们运气好,今日景昭起的够早,没让他们等到日上三竿。

仪仗浩浩荡荡,东宫卫率提前开路,清水净街,道路两旁百姓们摩肩接踵,踮着脚尖凑热闹。

还未到望仙别馆,已经有人飞马前去通传,等到仪仗来到别馆前的时候,所有人已经整整齐齐候在那里,等着拜见皇太女及储妃。

今日只是回门,并不需要太过正式,景昭和裴令之索性共乘一车。待得车驾停稳,裴令之率先下车,又探身去扶皇太女。

裴臻之自己是成过婚的人了,非常清楚日子过得好坏该是何种表现。

见弟弟神情柔和,动作自然,与皇太女的距离也很亲密,就知道他们感情绝不会差,那颗悬起来的心当场落下去大半。

与此同时,她又短暂地生出了一点母亲般的怅然。

不过很快,那点怅然就消失无踪了。

因为一旁被侍女奶娘们簇拥着的杨文狸小娘子一觉睡醒,发现自己不知身在何处,当即扯起嗓门嚎啕大哭,那声音毫不矜持婉约,足以直上九天,宛如有哪家正在杀猪宰羊。

裴令之很喜欢这个外甥女,把她接过来哄着玩儿。

因着皇帝又提起生育之事,景昭倒是上了点心,勉强压住对三岁及以下幼儿的厌恶,过去摘了个青玉佩饰逗了几下,又随口吩咐侍从,令他们将带来的回门礼赏赐下去。

皇太女日理万机,自然不会亲自操持备礼。

这些琐事,本来是由穆嫔打理,不过事涉储妃,为了避嫌,这几日穆嫔推掉了大半事务,所以是由东宫几位协理宫务的女官按照旧例拟出个大概的礼单,又拿去给储妃亲自过目。

裴令之抽空看了一眼,觉得女官们很用心——问题就是太用心了。

他毫不客气地提笔,将给裴家的赐物划掉几样。

往下看去,裴令之不禁皱眉。

东宫女官力求谨慎,又不愿得罪储妃,几乎是在规格范围内按照最高标准给裴氏备了赏赐。

女官们想法是好的,但这一举动可谓好心办坏事。裴令之皱眉看了片刻,拎起笔饱蘸浓墨,一笔劈下去,把礼单从上到下划得就剩下最末尾几样。

景昭看了没说什么,负责操持此事的鱼女官壮着胆子过来谏言,说储妃殿下家风简朴,这是苍生社稷之福,但回门礼要跟着仪仗浩浩荡荡抬过去,弄得太简薄了恐怕不好看。

景昭就问裴令之:“你想怎么办?”

面子总得顾全,不管是东宫的面子还是储妃的面子。

裴令之想了想,命人从库房里挑出几个小巧的空箱子,依次装上些东西,届时这些箱子便由宫人们捧着跟在仪仗后面。

鱼女官指挥宫人们收拾好这些箱子,分开摆在一旁,然后看着箱子们发呆。

燕女官路过,很好奇地过来问了一句:“这是储妃殿下亲自备的礼?都有什么?”

鱼女官愣了半晌,前言不搭后语地说:“库房里现在干净多了。”

燕女官:“?”

皇太女夫妇围着杨文狸小娘子,聆听杨小娘子嚎啕不绝的嗓门。

随行女官有条不紊地安排赐礼,每赐下一样,便要宣读礼单。

裴臻之夫妇收获了一十八件精挑细选的贡品,开心地起身谢恩——倒不是见钱眼开,而是这类赐物一看就是用了很深的心,非但极有面子,更能彰显裴令之受宠。

南方世家的眼皮没那么浅,但他们需要从赐礼中窥测圣意与态度。

裴二爷带着几个族人,略带忐忑地等着女官宣读赐物。

第一口箱子摆在面前。

方才裴臻之夫妇也收到了这样一口箱子,里面装的是一件水头极好的翡翠观音,单说那料子,便不是轻易能找来的。

箱子打开了。

里面是一件粗布衣衫。

说实话,能在锦绣金玉成堆的东宫里找出这么一件衣服,也确实可谓用心。

鱼女官沉声介绍,宝相庄严:“这是储妃殿下赐下的,寓意‘两袖清风’,江宁裴氏乃名门望族,世代门楣不改、家风贵重,更胜金玉百倍,储妃殿下特赐此物,但愿家风永存,不负圣恩。”

望着数十名鱼贯而入、手里捧着一模一样箱子的宫人,裴二爷突然生出一种极为不妙的预感。

房中介绍之声不绝于耳,屋外燕女官带人守在门外,一个个竖起耳朵。

半晌,燕女官咂了咂嘴,神情复杂道:“这么一看……东宫是干净多了。”

第129章 观山小筑

炎炎夏日,往往多雨。

今年却不然。

观山小筑,是京城夏日里最宜避暑的一处皇家别院,地势高而凉爽,江水潺潺而过,极是宜人。

由皇太女妃牵头的花宴便在这里举行。

自六月初六东宫大婚之后,太女妃多数时间仍然在皇城中主持修书,连宫务都多半托给太女嫔穆氏打理,只在内外命妇眷属入东宫参拜太女妃的宴会,以及七夕宫宴现身两次。

真要说起来,今次观山小筑花宴,是太女妃第一次牵头行宴——七夕宫宴是历代传统,不能算入其中。

太女妃首次牵头行宴,意义自然非凡。

一大早,朝臣宗亲内眷们的马车便挤占了朱雀大道,相继出门往观山小筑赴宴,距离午时还有一段时间,接待来宾的花厅中便已经坐满大半。

往年穆嫔代掌东宫宫务,也曾出面举办过几次宴会,但终究不是正妃,规格等级稍逊一筹。至少以穆嫔的身份与谨慎,是不会将行宴的地点设在东宫以外的。

观山小筑名气不小,却属于皇家私产,而皇家私产,其实和宗室没有半分关系,完全归属于皇帝父女。在过往的建元年间,这座名气不小的避暑胜地,其实从来没有向任何外人开放过。

以松阳郡主为首的一批宗室女眷们说笑着进入观山小筑,登上备好的软轿,目光却忽的一亮。

——前方迎候来客的女官内侍中,站着两个颇为显眼的年轻郎君,面目俊秀,身量修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