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13


有石磨,不少妇女都主动和她交好,她心里高兴之余更感激沈宁。

要不是沈宁,那些婆娘哪可能对她那么和善?

她就回娘家村里好一通宣传,让大家伙儿拿足足的材料去换豆腐方子。

还让爹娘、兄嫂、姊妹再跟各自亲戚宣传,务必让拿足足的材料去换。

只她这边就带来好些家亲戚,给沈宁家凑了好些个材料呢。

沈宁和裴长青都有记录,来人频频提起荷花嫂子,他们自然心里有数。

每次沈宁都多给荷花嫂子二两豆腐,别人问就说豆子给的多。

等换豆腐的妇女们离去以后,高里正瞅瞅那小石磨,啧啧,太小了,真难为二郎媳妇儿和她婆婆这么有耐心。

他道:“二郎媳妇儿啊,我舅兄有个堂弟就是石匠,他做石磨是远近闻名的好手,家里有现成多余的石磨,带底盘的,甭管磨粉面子和浆子都顶好,你要是要,我明儿让高木头去拉回来。”

高木头就跟他家长工一样,比儿子好使。

沈宁和裴长青早就商量买石磨的,总不能一直用大伯家的。

她笑道:“多谢里正伯,我们很需要呢,就是这会儿拿不出现钱。”

高里正笑道:“说什么外道话,他自己家的存货,是徒弟出师之作,可也一点不差,我跟他说说就给你们使了。”

沈宁和裴长青忙婉拒。

沈宁:“里正伯,你都帮我们多少忙了,可不敢白拿。”

这石磨肯定不小,最低一吊半,加上脚力不知道两吊够不够。

高里正:“不白给,他家也要学做豆腐,跟我说想在荷花沟儿开个豆腐坊,我寻思除了做豆腐你再教他点别的?”

高里正琢磨着就裴长青和沈宁这能干劲儿,绝对不会只有点豆腐一个绝活儿,肯定跟柳家一样还会别的。

不用多,只需要多学那么两样,就够舅兄在村里开豆腐坊的。

虽然舅兄家有石匠,还养鸭子大鹅,但是谁家怕生意多呢?

儿子多,分家也能一个儿子一份家业不是?

他舅兄抠门儿起来比他抠门儿,大方起来又比他舍得,人家不在乎那两吊钱的石磨,说给就给。

主要是舅兄觉得划算,他们荷花沟儿比裴庄可富裕得多。

裴庄大部分都是穷庄户,自家地不够大部分还得佃外村的地种呢。

人家荷花沟儿靠着大河,水多,基本都是稻田,几家合买牲口,就有余力耕地,稻田就能一年两熟,或者两年三熟,收入就高,回头自家买牲口那就更富裕。

而且人家靠河,可以养鱼、养鸭子和大鹅,赚的自然更多。

舅兄开个豆腐坊,豆渣还能喂大鹅呢!

他是真羡慕大舅兄家的日子啊,人家那才叫日子。

哪像他家,还得精打细算呢。

他还说呢,那村里人都会做豆腐,你开豆腐坊卖谁去?

大舅兄却说我七两多豆子换一斤豆腐,比他们自己做顶多多出二两豆子,他们还有啥不满足的?

自己做豆腐,不得洗磨、推磨、煮浆子、点豆腐,费柴火?麻不麻烦?

家里穷的舍不得那点豆渣,我们村又没那么穷,谁会在乎那点?

空出那功夫来干点啥不好?

歇歇都能多生俩娃娃呢。

咳咳。

总之大舅兄愿意用石磨换豆腐方子,也没不让二郎媳妇儿教荷花沟儿其他人做豆腐。

沈宁闻言自然乐意啊,要是所有人都这么大方,那他们家房子一点都不犯愁好么。

可惜,几百个换东西的也就这么两三个大方的,高里正、童大舅、陶石匠。

见沈宁乐意,高里正笑道:“一盘围一丈出头,一盘七尺半,都是七寸厚,你要大的还是小的?”

沈宁看裴长青。

他对这些尺寸敏感,心算一下把直径大约的数据告诉沈宁,又拿根烧火棍儿在泥地上画圈儿给她看大小。

古代人不说直径,都说周长。

围一丈出头,直径一米左右。

围七尺半的差不多80厘米。

七寸厚,差不多就是20厘米。

沈宁瞅着眼前的小石磨比划一下大小,大伯家这个也就不到40。

这种小磨只能磨浆子,但是可以坐着摇,80厘米的只能站起来转圈推吧?小孩子肯定推不动。

要是有60厘米的更合适,这样珍珠和小鹤年也能帮忙推呢。

高里正都看呆了,“二郎,你这……”

这圈圈画得也忒圆了点吧?

裴长青笑道:“画多了。”

高里正更好奇了,他就想问一个庄户汉子有什么需要天天画圈圈?还能画这么圆溜?

沈宁:“里正伯,有没有稍微小点的,比如……”她双手画圈比划着大小,对裴长青道:“60的。”

裴长青烧火棍儿在地上略一划拉,对高里正道:“六尺出头的就够。”

高里正看看沈宁,看看裴长青,你们夫妻俩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秘密计数方式?

他摇头:“木有了,要么只有这种小小的,要么就是一丈两三尺那种更大的,这俩是比较合适的。”

小的没有现成的,想要得订做,大舅兄指定又舍不得。

主要是订做六尺的少。

六尺虽然小一圈,却也和七尺一样需要一个大人转圈推,关键价钱差不多。

那……庄户人实在,自然要大的。

知道没的选,沈宁自然要七尺那个。

直径一米的太大了,推着累。

高里正:“行,你们等着吧。”

裴母望着高里正的背影,还有些不敢相信呢,里正现在对她家太和善了,跟以前大不一样呀。

以前里正顶多对大儿说笑,对二郎……可能都没正眼瞅过吧?

沈宁:“咱可欠里正伯大人情了,这石磨加起来怕不是得一千斤?得三五百文的脚力钱吧?”

普通人家没有牲口,买石磨都是劳烦自家兄弟们去帮忙抬或者拖的。

裴长青安慰她:“没事,这些人情咱还得起。”

只要不是救命的人情,其他的都好说。

沈宁笑道:“对,大不了我就把做油皮、腐乳、豆渣酱油的方子都教给他们。”

裴母提醒道:“二郎,明儿拉石磨回来,今儿得做磨架子,还得做拐棍儿啥的。”

虽然高里正说带着凹槽底盘,但是石磨不能直接放地上,得架起来。

裴长青:“吃完饭就做。”

小珍珠和小鹤年从路边儿回来,昨儿下雨今儿路上泥泞,没什么远行人,他们没带吃食,过去看看就回来了。

不过俩孩子向来不空手回家的,哪怕捡把柴火都能帮家里忙呢。

小珍珠原本想去给娘采野花的,结果发现草地上不少秋雨后发出来的蘑菇。

蘑菇一棵棵独立着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