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511


孩子,反而很正式道:“正是,小郎君,豆腐娘子可在忙呀?”

小鹤年道:“没,柳老板直接过去吧。”

有小鹤年发话,柳大爷才没那么尴尬,带着人去了作坊。

结果一靠近沈宁家就闻到喷香带甜的烤肉味儿!

今儿晌午沈宁教裴母和谭秀用新调配出来的叉烧酱烤了秘制叉烧肉,色泽红亮,肉又嫩又鲜又香!

柳大爷一行人本就饿了,闻着味儿口水都下来了!

沈宁见他们这么早过来,笑道:“柳老板可吃过饭?”

掌柜的和大师傅刚要说没吃呢,劳烦沈娘子,结果好面子的柳大爷嘴更快:“哈哈,我们吃过来的。”

掌柜的和大师傅低垂着眼皮,在心里默默地翻了几个大白眼。

饿死了,馋死了啊!

沈宁请他们堂屋坐。

柳大爷识趣儿地先问裴父裴母好,裴二郎读书顺利否、珍珠阿年都好等等,礼数那叫一个周到。 W?a?n?g?址?发?b?u?Y?e??????ū?w?ε?n??????2?5????????

再不是当初暗搓搓来打探的时候了。

沈宁都说好。

裴长青吃完饭消食儿呢,也没读书,就过来陪客。

正好谭秀端着一盆新卤的素鸡过来,里面还有香干、鸡爪、鸭脚、鸭脖子、鸭翅膀等卤味儿,香气四溢。

掌柜的没忍住,笑道:“沈娘子,这是新的卤味儿配方吗?闻着更香一些呢?”

沈宁笑道:“蔺老板从南边儿给我发了一些香料,我略微调整了一下配方,多加了胡椒,味道更丰富,也更加美味了。”

蔺承君现在正在南方推广牛油火锅呢,南边梅雨季、回南天的时候潮热濡湿,闷闷的非常难受,他觉得很适合这种香辣锅子。

给他们发发汗,再洗个澡,通体舒泰呢。

正好南边儿有一批出海的商船回来,带了很多西洋香料,其中就有不少胡椒。

蔺承君有货船定期南北走货,就顺便给沈宁捎点东西,到桃源驿那边儿让人送过来。

蔺承君这人只要他认为谁有用,就会相当大方,有一些不计成本地大方。

手头香料富裕,沈宁就调整配方,让味道更好一些。

闻言掌柜的和大师傅几人更饿了,看着那锅卤味眼睛冒光。

沈宁领会到他们热切想要品尝的眼神,笑着请他们尝尝味道。

柳大爷还矜持呢,刚要说我们不饿,就见掌柜的和大师傅已经不客气地左右开弓了。

“……”

我这张老脸是要丢多少回才算完?

最后柳大爷没忍住,也加入了品尝队伍,吃得赞叹连连,“是比流水宴那天尝着更美味。”

等他们吃饱喝足,沈宁才跟他们谈合作素鸡的事儿。

她一直秉持着赚钱有度的原则,即便自己垄断的方子,也不会定太高的价格。

基础食材让普通百姓也吃得起,比如豆腐、千张、素鸡、鲜米粉这些。

而她能赚钱的项目不少,也不是非得把着这几样不放,所以她愿意给合作商让利,只要求他们不随便涨价。

只要黄豆和人工没涨,素鸡就不要涨,要让普通百姓吃得起。

别看腐乳也是豆制品,她做的却并非普通百姓的食材,毕竟腐乳是开胃下饭的,这和普通人家省口粮的理念背道而驰。

就裴大伯家以前条件儿算不错的,也是尽可能少吃下饭菜的。

豆腐、素鸡可以当饭,就更符合他们的需求。

像麻酱鸡蛋、变蛋以及牛油火锅就更不要提了。

她给柳大爷的合作方式是她只要两年的一成利,但是柳大爷要遵守素鸡不随便涨价的合作条件。

柳大爷有些不敢置信,“沈老板,就、就这?”

沈宁笑道:“对呀,以后就请柳老板多多受累,为龙庙镇的广大百姓做素鸡吃啦。”

柳大爷喃喃道:“这、这多不好意思。”

沈宁却继续往下说了,“素鸡的做法其实很简单,柳老板应该差不多琢磨出来了吧?”

柳大爷老脸一红,不好意思说自己琢磨个半吊子,自己挽尊道:“嗨,最初琢磨了两天,没琢磨出来,后来一直忙嘛,就没再琢磨。”

掌柜的和大师傅用力咬住了后槽牙,怕不小心笑出来得罪东家,柳大爷尤其要面子。

沈宁就简单说了一下素鸡的做法。

听闻要用碱水抹千张,柳大爷一拍大腿,“嗨,我居然没想到这个!”

绝对不承认自己脑子不够使的。

沈宁笑道:“难者不会,会者不难嘛。”

聊完合作,裴长青拿了文房四宝来,让柳家掌柜写了合作契书。

沈宁又找了大伯娘来亲自教柳家大师傅学素鸡手艺。

如果是复杂手艺,还得派人去柳家作坊手把手的教,既然很简单就让柳家大师傅在这边儿学会即可。

大师傅去学手艺,柳大爷则对沈宁和裴长青道:“沈老板以后当真不做素鸡了?”

沈宁:“对呀,不但龙庙镇不做,县里也不做,镇上和县里老熟人家也不再送,都由柳老板和另外几位豆腐坊送即可。”

宋家、禚家、徐家等龙庙镇大户原本都是沈宁让人去送货,可天气热起来,没有真空包装和保鲜技术,素鸡送过去就不那么新鲜了。

即便晚上做早上送也不会影响他们当天吃,可如果他们当天不吃,留到晚上或者第二天,那就要发黏。

还是家门口发货更方便。

柳老板是精明人儿,肯定会给那些老主顾友情价的,不需要更低,就和她以前一样即可。

柳大爷:“沈老板莫误会,我不是说这个,我的意思沈老板把素鸡生意交给我,那贵作坊原本做素鸡的人工是不是会闲置?若是沈老板这里不好安排,也可以让他们去我作坊继续做素鸡,可以管吃住。”

沈宁先道谢,“柳老板仁义,不用这样,我们作坊还有很多活计,大家顶忙呢。”

其实也是活儿越来越多,目前这些人忙不过来,作坊开始缺人手。

而自己村里勤快、利索、嘴严的好手被她挑选得差不多了,毕竟能常年脱产的劳力有限。

再者高里正的运输队和裴长青的建筑队也需要壮劳力,她的作坊反而大部分是伶俐能干的妇女和半大孩子,男人也是以前瞅着懒、力气小一些的,毕竟作坊的活儿比运输队和建筑工要轻快些。

裴父地窨子编活儿那里全是半大老头儿老太太,除了冬天农闲有裴二柱等年轻男人,平时一个壮劳力也没。

所以豆腐村确实没有剩余劳力了。

沈宁再选人都是从豆腐村周边几个村子选。

外村不比本村,选人就得非常慎重,她更倾向于熟人介绍。

人工不够,把素鸡让出去也是减轻用人压力。

柳大爷这边儿谈完合作,第二日县城几家豆腐坊也火速赶来。
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