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550


本还觉得裴二郎一把年纪才读四书,已经晚了,怕是四十也考不中秀才,现在看他书背得不错,儿子又如此聪慧,又觉得或许三五年的可以试试。

待刘知府等人走后,崔典吏、谢炜就带了几个手艺好的工匠下乡来筹备盖衙门,顺便在乡下招募干活儿的瓦匠。

一时间十里八乡都动了。

县城靳老板、麦掌柜等人知道以后特意抽空带着厚礼下乡恭贺,龙庙镇宋家、禚家等富户以及周边柳家、孙家等大户也都前来祝贺,顺便打探消息。

再有十里八乡的瓦匠听说以后纷纷自备口粮和铺盖卷过来找活儿。

豆腐村和附近村子的老百姓们又如过年一样,纷纷跑到牌坊旁边赶集,顺便凑热闹、说八卦。

豆腐村嫁出去的闺女也回娘家走动走动。

豆腐村的媳妇娘家嫂子也挎着篮子来走亲戚。

如今四外村不只是羡慕豆腐村,连周边村子都羡慕起来。

“你们挨着他们村,真是沾光了。”

“可不咋滴,福气娘子天天收鲜鸡蛋鲜鸭蛋呢,给的钱也公道,这钱就够家里买盐买糖的。”

“这会儿又要盖什么种子站了,咱也能沾光!”

那边儿崔典吏跟裴长青商量着盖衙门,小鹤年则带着二蛋跑去镇上找谢掌柜商量出拼音版农书。

家里五间新瓦房也盖好了,里面再刷上灰浆晾几天就能搬进去。

转眼八月十五,沈宁说今儿放假不干活儿,大家就张罗着把作坊搬回来。

然后冯彬和王永骑快马飞奔而至,带来一个好消息:钦差明日将至。

第158章 中秋 一个敢教,一个敢听

虽然冯彬、王永对其他小太监倨傲压榨,可他们在裴家住的那段时日对裴母裴父等人自然是尊重有加的,所以裴母对他们也一视同仁。

都是宫里来的,甭管在外咋样,来家里都是客呢。

裴母热情地招呼两人,“大热的晌午你俩跑一身汗,快进屋擦擦,别吹风着凉了。”

正是晌午短袖早晚小棉袄的阶段,一个不留意就容易伤风。

两人接过手巾,笑着道谢,先擦把脸再喝一通温开水,把钦差的事儿跟沈宁、裴长青汇报了。

冯彬和王永一直在桃源那边没捞着回京,他俩自然不知道是陈琦给张公公上眼药使得他俩遭嫌弃,又受张公公耍手段误导以为是乐公公使坏——乐公公另外安排了两个小太监去太子跟前献殷勤了。

他们回不得京,这一年和裴家打交道多,如今王永又成了育种司副司正,冯彬也要继续在桃源负责皇家采买事务,他俩对裴家自然是没意见且还要更敬重几分的。

冯彬:“钦差是国子监卫司正,副钦差是工部屯田司严主事,谢公子宫嬷嬷同行。小公子先打发人坐快船送信给我们,让我们提前来知会一声。”

听闻谢恒宫嬷嬷同行,裴母高兴地连连拍手,“我得去告诉阿年和珍珠他们。”

有沈宁和裴长青招待,裴母抬脚就小跑出去了。

沈宁和裴长青则细细打听来的钦差性情喜好如何,要如何招待等等。

王永笑道:“司正和掌司不必紧张,能来乡下宣旨的都是和善不摆谱儿的,不会挑剔的。”

沈宁:“?”

? 如?您?访?问?的?网?址?发?b?u?页?不?是??????????é?n?????????5??????????则?为????寨?佔?点

裴长青也对掌司这职务有些陌生,不明就里。

王永笑着解释一番,“恭喜娘子,贵作坊的针织衣物很受陛下娘娘喜爱,特提拔娘子为针工局驻外掌司,负责传授技艺。学习技艺的宫女太监跟着宫嬷嬷明日随钦差一起抵达。”

沈宁有些惊讶,和裴长青对视一眼,她原想进贡袜子什么的给帝后,想着请帝国最有权势的帝后做活广告,那么以后针织品就能推广开。

没想到皇帝如此大方,竟然也给她一个官儿?

虽然不是朝廷的官儿,只是负责针线方面,但是也很意外了。

不过,皇帝不会给她一个芝麻绿豆小官儿,就想让她当免费牛马吧?

可惜王永和冯彬只知道她和裴长青被任命官职,却不知道具体内容。

王永也说了他是副司正,以后配合裴长青管理育种司,冯彬还是跑外勤的,桃源、豆腐村两地跑。

即便很想回宫,可暂时回不去,他们也没办法。

好歹太子殿下重情义,还记着他们呢,这副司正的差事就是殿下为他们争取的呢。

裴长青对王永做副司正也没意见,很多地方重要衙门都会有太监坐镇,比如市舶司、织造局、冶炼局等。

皇帝用太监监督地方、敛财、制衡其他官员,不过育种司不是重要衙门,裴长青觉得王永应该不是为了监督自己。

管他什么职责和目的,他是太子的人,府衙、各县就得给几分薄面,那育种司的麻烦就会少点。

只要他用好了王永,即便以后自己离开,以后的司正也别想把试验田变成自己的私田。

既然王永和冯彬有了差事,裴长青也不再当他们是来学手艺的小厮了,自然要给与该有的尊重。

见裴长青对自己比从前多了两分大人间的平等敬重,王永和冯彬心里也舒服。

他们不是良善之辈,原本以太子跟前的红人自居,结果出来一趟就被“流放”,这一年可没少受白眼,心里自然也是憋着无名火儿的。

沈宁和裴长青发现他们对钦差的事儿知道得也不算多,也就不再多问,转而关心他们在桃源县的生活、赶路辛苦等。

沈宁笑道:“作坊那边正搬家呢,乱糟糟的没什么看的,你们先去洗漱吧。”

她让裴长青带两人去东院儿烧水沐浴,晚上就安顿在那边儿。

东屋三间,去年裴父带着裴大伯等人给盘了窄炕,今年夏天盖新作坊的空里裴父又和裴大伯、三叔四叔几个张罗一下,把三间屋都给盘了通铺火炕。

苏婆子睡西间,唐钜睡东间,中间待客。

若是客人多,东西间也是可以安排人的,反正一盘火炕能睡六七个人呢。

沈宁继续做饭。

今儿中秋节,谭秀三人没来,毕竟陈家也要过节的。

裴云和宋福瑞昨儿从县里回来,在这边吃了饭,顺便把宝儿带回家过节。

沈宁家也自己过节,她原本正和裴母准备晚上的饭菜呢,寻思中午先简单吃一顿晚上在做几个硬菜过节。

不过王永和冯彬两人到了,就得准备桌像样的饭菜。

又想着明儿就能见到谢恒和宫嬷嬷,沈宁也很高兴,寻思等搬完作坊让裴父下午去镇上多订几个猪蹄子。

谢恒爱吃她炖的猪蹄,明儿炖上一锅红乳猪蹄等他来吃。

没一会儿裴母带着小珍珠小鹤年回来。

知道谢恒同来,小鹤年分外高兴,脸上绽放大大的笑容,瞅着和小珍珠就很像了。

小珍珠满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