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73
见谅。”
宋明世敛下眼睛,略一沉默,这才道:“小姐请便。”
虞幼窈曲身行礼后,就带着春晓,以及四个婆子走了。
宋明昭转头,少女碧绿的身影,宛如河岸上摇曳生姿的柳枝,纤细美好。
虽然,虞大小姐是个知礼的人,几次见面,无论是礼数,还是规矩都是极好,一言一行处处都透着大方,叫人挑不出半分错处。
但是!
一次两次还能说是错觉,可三次四次,便是再迟钝的人,也能隐约察觉到,虞大小姐对他,似乎还真有那么几分,避之而唯恐不及的态度。
恐怕不单单是男女大防!
宋明昭上前一步,弯腰捡起了地上一片新绿的菩提树叶。
他方才瞧得清楚,这片叶子,就是从枝头,坠到虞大小姐肩头,随着虞大小姐转身离开,飘落在地上。
送了表哥出征,又给表哥祈了福,虞幼窈留在宝宁寺用了斋饭,不到申时(15点),就回到府里。
天气实在太热,虞幼窈顶着大太阳赶路,便是坐在马车里,也闷出了一身汗。
回到院子里梳洗了之后,换了一身家常的衣裳,就去了安寿堂。
见孙女儿过来了,虞老夫人故着板着张脸,不说话。
虞幼窈自知理亏,连忙拿着“福”袋,凑到了祖母跟前:“祖母,我给您求了一个平安符,您以后要贴身戴着。”
去给表哥祈福,还记得给她求平安符,也没白养她一场,虞老夫人斜眼瞧她:“现在倒是想起还有一个祖母了?”
虞幼窈蹭进了祖母怀里:“祖母,祖母,我知道错啦,您可别生我的气,不然您气坏了身子,我指不定还要往宝宁寺里跑,去给您祈福。”
虞老夫人听得哭笑不得,忍不住戳了她脑门儿:“可把你惯得,眼里头还有没有我这个祖母?都学会了先斩后奏,管了一段时侯的家,就把你翅膀管硬了,把心也管大了,半大的孩子,张嘴闭嘴就要往外头跑,你还有理了……”
虞幼窈乖乖听训,也不敢顶嘴。
等虞老夫人训完了人,便忍不住一叹:“祖母也不是不允你出门,只是没得长辈陪着,到底有些不放心,你年岁小,是不晓得厉害,京里就有不少大户人家的姐儿,小时候叫拐子拐走了,甚至还有出门叫人冲撞,坏了名声,还有贼人,专门盯着大户人家的小姐,劫掳了去,索要赎金……”
虞幼窈瞪大了眼睛,有些不可置信。
虞老夫人道:“可别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,早些年,朝中有一位郑御史,她的女儿就曾被贼人掳劫过,等出了赎金,把人救回来,清白名声也毁了,没几天就吊了脖子,当时京里头流言蜚语,闹得沸沸扬扬,郑御史门风有损,只好辞官回乡……”
虞幼窈从这话里,听出了别样的意味。
她可没忘记,父亲也是一位御史,祖母特地拿了郑御史的女儿说事,怕也是大有深意。
做御史就没有不得罪人的,君子易处,小人难防,难保有些人吃了亏,怀恨在心,使一些阴险卑鄙的手段。
郑御史不就是因为女儿名声丧尽,不得不辞官吗?
虞老夫人知道她听明白了,又道:“你爹这个人,虽然在庶务上有些拎不清,但在朝堂上,还是有几分刚硬,皇上命刑部、大理寺,都察院三司,审理幽王一案,你爹就在其中。”
虞幼窈呼吸一紧:“祖母,今儿是我鲁莽了。”
幽王一案牵涉甚广,父亲参与其中,也是干系甚大。
如此一来,祖母的担心就不是多余的。
越是这个时候,府里就越该更谨慎才是,否则整个府里都要受到牵连。
也是她太过疏忽,竟没想到这一处。
虞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:“你年岁小,也是少不经事,不晓得其中厉害,殊不知,这朝堂上有个风吹草动,都跟家中祸福息息相关,一不小心行差错步,就要大祸临头。”
虞幼窈点点头:“祖母,我知道了。”
虞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:“好在这一趟宝宁寺,是宜早不宜迟,既然走了这一遭,往后就把心定一定。”
平叛大军于八日之后,抵达了山东境内,在琅琊山一带驻扎。
又过了五日,虞幼窈终于收到了暗卫从山东送来的一盒阿胶,及一封表哥的亲笔书信。
第417章 安好,勿念
虞幼窈迫不及待就拆了信:“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阿胶药食两用,久服轻身益气,安好,勿念!”
一封信,只有短短的一行字,虞幼窈一个字,一个字地认真数,数了一遍又一遍,二十三个字不多也不少。
她翻来覆去地看信,“安好,勿念”这四个字,更是反反复复地念叨一遍又一遍。
山东出产的阿胶,自古以来就是皇家贡品,被称为滋补圣品。
短短的二十三个字,含而不露,可只要用心,便也能感受表哥字行之间对她的牵挂与关怀。
信末处,连落款也没有,只印了鲜艳的琴瑟合鸣章印。
章印左上角桐叶繁茂枝头,一串桐花妍雅可爱,长长的蕊丝从花心垂下,似在风中摇曳。
梧桐花叶下,置一张香案,横放了一把弦瑟二十五弦,弦瑟琴之上,斜摆了一张瑶琴七弦,琴瑟在案。
“这块灯光冻石倒也稀奇,我正好还缺个肖形印,往后用作与人书信往来。”
“表哥打算篆刻什么纹印?”
“表妹觉得呢?”
“不如表哥篆刻一个琴瑟吧,琴瑟在御,岁月莫不静好,我就希望表哥往后琴瑟在侧,岁月静好。”
“……”
从前的记忆历历在目,虞幼窈心生欢喜:“原来琴瑟章印已经刻好了呀,真好看,和我的双鱼刻章一样看好。”
她取了自己的双鱼刻章,在琴瑟章印下方,轻轻一压。
一琴瑟在御,莫不静好。
一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
虞幼窈取了一张她前儿才做的莲花笺,粉红的笺纸上,淡淡的莲香,清新怡人,她迫不及待地磨墨,执笔,蘸墨。
比起表哥的简明扼要,虞幼窈就啰里巴嗦,写了一大堆话。
从窕玉院里的桐花开了,桐花挂于枝头,明艳明亮,蕊丝下垂,摇曳美好,像极了表哥刻的琴瑟章印。
写到莲湖里,开满了粉的、白的、红的莲花,风乍起,吹皱一池碧绿,朵朵莲花亭玉生姿,整个窕玉院,莲风送香,沁人心肺。
写到她摘了院子里的蔷薇花,做出了蔷薇花露,又用月季花,做了口脂,颜色鲜艳明亮,等表哥回来了,就抹给表哥看。
写到表哥走后,她也没有荒废课业,每日都有练字、学琴、读史,研《天工开物》,还说许嬷嬷已经不拘着她学香、茶了,不过药理还要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