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511


文人学子们,无不群情激愤,联合奏疏朝廷,要求严查肃办。

甚至还有不少学子们,捧着孙圣的尊位,到长安街上游行,在宫门口静坐,不光如此,各地的文人学子们,纷纷赶来京里,大批学子们聚众祭孔庙,宣文德。

尤其是都察院衙门,几乎每日都有不少文人学子们闹腾。

说到这儿,她话锋一转:“如无意外,能熬住严刑拷打的学子们,将来应当都有作为,父亲为他们说话,也是在为自己积攒人脉,但凡这些学子们,有一个两个能承父亲一言之恩,对父亲将来也是助力,父亲切莫错过了这个机会。”

到了吏部之后,虞宗正也有了大部分官员,无利不起早的特性,为考生说话,未必会惹皇上不满。

但说了话之后的好处,也是显而易见。

虞宗正听了这话,顿时大为心动:“一会儿回了前院,先与幕僚商议之后再做决断。”

到了吏部之后,他从前积攒的人脉,就有些不得力了,也是彻底意识到,积攒人脉的重要性,虞幼窈这才话,无疑是挠到了他的痒处。

虞幼窈点头,没再多说。

她提议虞宗正替考生说话,也不是为了让虞宗正借机积攒人脉,是不想更多的无辜考生命丧狱中。

舞弊一案,朝中不少人家都牵扯了进去。

镇国侯府为了宋明昭,也是上下活动,处处打点,至于能不能奏效,还差一个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进言。

此次科考族里只中了一个,名次也不靠前,从前在都察院呆了十年,如今进了吏部,是正三品侍郎的虞宗正,无疑是最好的人选。

虞宗正张了口,都察院一些与他关系不错的人,大约也都会跟着进言。

皇上肯定是愿意听都察院的声音。

虞宗正回到大书房,召了幕僚议事。

不出虞幼窈所料,商谈的结果,自然是可行的。

虞宗正连忙派人给相熟的同僚们送了信。

到了第二日,虞宗正在朝堂之中,慷慨陈词:“作弊还在少数,真材实学的还是大多数人,国家栋梁之才难求,舞弊一案已经查了好些天,案件基本上已经明朗,朝廷不要草草结案,却也不能折腾学生,将来案件彻底查清了,朝廷也要重新开科取仕,那些无辜受到牵连的学子,也将重新科考,将来也要入朝为官。”

连虞宗正也没想到,他张了口之后,朝中竟有不少人支持。

之后,舞弊案继续进行。

但因严刑拷打而死在狱中的考生们,却是没有了,却仍然有考生因狱中艰苦,本身体弱,有些发了病症,有些病死在狱中,算下来前前后后,已经死了十几人了。

人人都希望舞弊案尽快查清。

一转眼,就到了三月下旬。

七个疗程治完了,周令怀已经可以握着手杖自己走路,恢复速度之快,令孙伯也是目瞪口呆。

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治疗,孙伯的药,加上虞幼窈的灵露,以及各种香药、药膳的加持,相信过不了多久,周令怀就能彻底摆脱手杖。

这时,科考舞弊一事,终于查到了宁远伯头。

皇上勃然大怒,直接将宁远伯下狱查办,宫里的陆妃也被打入了冷宫,几乎没有翻身的余地了。

至此,宁远伯府气数已尽。

紧接着,朝廷又下发公文:此次春闱成绩作废,三个月后重新再考,因此次科举无辜受到牵连的考生们,都可以重新参加会试。

科考舞弊案已经尘埃落定。

真的尘埃落定了吗?

恐怕这一切,也只是一个开始!

虞幼窈始终记得,历史上项庄舞剑,发生在鸿门宴上,也正是项庄舞剑一事,彻底揭开了楚汉相争,逐鹿天下的序幕。

而在此之前,项刘二人是联合对秦的。

表哥口中的项庄舞剑,到底意味着什么,在事情没发展到那一步前,就算是虞幼窈,也不可能猜到真相。

若她主动问表哥,表哥也会很乐意为她解答。

可她也知道,有些事就算提前知道了,也是无津于事,既然表哥没主动提,就证明这不是她能掺合的事,也就没必要问了。

隔日,虞老夫人又听到消息,忧心忡忡道:“明昭熬过了严刑拷打,却也在狱中病倒了,镇国侯府得了消息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又是上下活动,打点,送了伤药和保命药进了监牢,也不知道这人,要什么时候才能放出来。”

第567章 煮熟的鸭子

柳嬷嬷也是糟心:“至少要等到宁远伯审完了,罪名定下来了,才能放出来,算一算十天半个月还是快得。”

虞老夫人一听就急眼了:“这怎么能成?听说监牢里阴冷潮湿,大部分人进了监牢,身上多多少少都要落病,明昭之前遭了严刑拷打,这一病倒了,拖个十天半个月的,往后落了病根可怎么好?”

柳嬷嬷也不好多说什么了,老夫人担心宋世子,顾念两家的交情固然是真情切意,可根本原因,还是……

虞老夫人急完了之后,身子就颓然往榻上一歪:“我原以为,明昭中意我们窈窈,这两年来,我没急着帮窈窈操持这事,可若是……”

柳嬷嬷愕然:“老夫人您……您这是怎么瞧出来的?宋世子这两年经常出入虞府,也没有表现出……”中意大小姐的态度了啊!

是她老眼昏花了不成?

宋世子每次过来虞府,难道不是为了教敬老夫人来得?

“活了大半辈子,连这点眼力劲都没有,那就真是老糊涂了。”虞老夫人坐直了身子,宋明昭的心思太深,早先他也没瞧透,但来得多了,总有些蛛丝马迹露出:“你去翻翻看,他每次拿过来的礼单。”

宋世子的礼单,都是要经柳嬷嬷的手,倒也不是柳嬷嬷记性有多好,但重要的人事,总要多记几分。

叫老夫人提了一嘴,柳嬷嬷惊讶地瞪大了眼睛:“老奴记得,宋世子每次孝敬老夫人的礼里,似乎都有一两样名贵的香料和药材,老夫人每次都是让老奴整理出来,送去大小姐屋里,也没让老奴提,这是宋世子送得,老奴就只当大小姐喜欢香药,所以老夫人才让送得,难道……”

大户人家礼尚往来,送些香料药材实属寻常。

女眷们喜欢香料,老人家们年岁大了,要补养身子,药材比较实用一些。

她就没往这上头想。

虞老夫人瞥了她一眼:“这要一回两回,还说得过去,回回如此,就不正常了,连这点也没瞧出来,这么大岁数,也不知道咋长得。”

柳嬷嬷忡怔了半晌,叹了声:“可不是老湖涂了,在老奴眼里,大小姐还是个孩子,也是没想到,这一晃眼睛,都已经到了要相看年岁,哪能往这上面想。”

早前就知道,老夫人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