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627
才寻了母亲。
母亲与父亲做了十几年的夫妻,到底还是了解他的,也知道怎么做,才能让父亲怀疑谢氏不贞。
家丑不可外扬,这件事不管怎么闹腾,对她和虞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。
事后,就算父亲碍于颜面,不会对虞幼窈怎么样,但虞幼窈将来的下场不会太好,不是随便寻一户人家嫁了,就是“病死”。
到时候,想要将虞幼窈养成药人,也是轻易举的事。
虞兼葭捏着帕子,轻捂着唇儿,挡住了轻翘的嘴角。
虞宗正冲进了安寿堂里。
柳嬷嬷见他神色不对,心里一“咯噔”,连忙道:“大老爷,您、您怎么过来了,老夫人还睡着,您……”
虞宗正充耳不闻,大步就要往内室去。
柳嬷嬷连忙过去拦:“老夫人方才用了药,这会儿还没醒,谢神医千叮咛,万交代,要让老夫人好好养着,这病才能养好,您如果有什么急事,不如先在外面坐一坐,容老奴进去喊一喊老夫人……”
大老爷额头的青筋一鼓一鼓地跳,眼里头只差没喷出火来。
她哪敢让大老爷进去找老夫人?
坐在外面冷静一些,也是好的。
“滚开……”虞宗正大吼一声,伸手就挥开了柳嬷嬷。
柳嬷嬷被这一股大力一挥,“砰”地一声,就栽倒在地上,摔了一个七晕八素,眼睁睁看着大老爷冲进了内室。
内室里传来大老爷咆哮地声音:“滚,都给我滚出去,谁也不准靠近安寿堂半步,否则乱棍打死……”
屋里伺候的青袖和白芍,惊恐地出了内室。
青袖见柳嬷嬷倒在地上,连忙上前扶她,眼睛频频往内室里瞧:“嬷嬷,现在该怎么办?大老爷他,他……”
柳嬷嬷深吸了一口气:“按大老爷说得办,都先出去,白芍守着门,谁也不允靠近安寿堂,青袖马上去寻大小姐……”
青袖和白芍连忙出了屋。
柳嬷嬷担心老夫人,就守在外面。
很快就听到,屋里传来大老爷暴怒的声音:“母亲,您明知道二弟和谢氏不清不楚,为什么还要让我娶谢氏进门?
“你、你给我闭嘴!”虞老夫人面色发青地靠在迎枕上,一句话吼完了,一阵血气陡然往头上一冲,令她头晕脑胀,胸口像被什么堵了似了,连呼吸也变得困难,她捂着胸口直喘气,眼前阵阵发黑:“你到底在胡说八道些什么?”
“你还在骗我!”想到一头撞到桌角上,还躺在血泊里,死不瞑目的李嬷嬷,一股子怒火,就直冲了脑门,虞宗正大吼了一声:“我都知道了,二弟在泉州的时候,就惦记了谢氏,谢氏嫁进虞府后,二弟对谢氏不肯死心,所以母亲急巴巴地,帮二弟迎了姚氏进门,大婚当天,二弟喝醉了酒,不肯换喜服,也不肯迎亲,是您逼着二弟去迎亲的,你担心二弟和长嫂,同处一个屋檐下不妥当,这才执意分了家。”
虞老夫人用力喘着粗气:“你、这些你都是听谁说的……”
虞宗正怒道:“母亲,您礼了大半辈子的佛,也拜了大半辈子的菩萨,现在菩萨就在您屋里,您敢指天发誓,我方才所说的话,都不是真的吗?”
虞老夫人心里堵得慌,一股腥甜陡然从喉咙里涌进嘴里,她猛地用帕子捂了嘴,用力咳了好几声,心里陡然舒坦了,脸色却灰白得吓人。
盛怒之中的虞宗正,没注意她的异样,宛如困兽一般嘶吼大叫:“母亲,你说话了,你怎么不说话,你说啊……”
虞老夫人紧紧地捏着帕子:“你和你二弟自幼一起长大,你二弟是什么样的人,你比谁都清楚,你二弟确实相中了柔嘉,但他自幼熟读圣贤书,受虞氏庭训长大,知礼守节,非礼勿行,与柔嘉也是清清白白……”
虞宗正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了,怒红了眼睛:“既然二弟相中了谢氏,你为什么不让二弟娶谢氏,为什么要让我娶?为什么?!”
第695章 龌龊
虞老夫人身体一软,哆嗦着唇儿。
当初没有一碗水端平,终究还是留下了祸根,如今柔嘉早死,老大不甘,老二怨恨,兄弟阋墙。
她为了虞府,为了两个儿子算计了一辈子,连身体都败完了,就是希望有朝一日,能完成老爷子临终前的嘱托。
可到头来,虞府还是败在她的手中。
虞宗正怒火中烧,已经失去了理智:“是因为我不如二弟前程大,二弟娶了谢氏,是自毁前程,我娶了谢氏,还能用谢氏的银钱,为二弟有前程铺路。”
虞老夫人试图解释:“我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你二弟,你当年科考的排名勉强只算中等,虞氏族里落败了,虞府也落魄了,你和你二弟初入朝堂,也是处处不顺,你二弟还好些,叫夏阁老瞧中了,可是你,在京里头熬一两年,做不出政绩来,就彻底埋没了,想要有个出路,就唯有下放,可下放的日子,哪是好熬的……”
有本事的人下放,在地方熬三两年,肯定是能出头的。
可老大才干平平,虞府也落魄了,族里也没人在京里头帮着他铺路,到了地方上,一切都要靠自己。
若是熬不出头,就要一辈子老死在任上。
她不想大儿子这么辛苦。
可虞宗正听不进去,老夫人的话听在他的耳里,无疑就成了他不如二弟的证据:“京里头,与我门当户对,于我仕途有益的人家多得是,你为什么一定要我娶谢氏?”
他前程不如老二,可虞氏是大族,是书香之家,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,还是家里的嫡长子,将来要继承家业,也是能娶到,家底比较厚实的书香之女。
不一定,非要娶谢氏一个商户女。
说起这个,虞老夫人也是后悔。
老二写了《海图策》,助朝廷开了海禁,谢府也得了朝廷的褒奖,也是风光,她一见柔嘉大方明朗,宛如树上的石榴花,红红火火,大约是守寡了多年,难得见了这样一个热闹明亮的人儿,连心里都敞亮了,心里就起了心思。
之后,难免就琢磨了这事。
她是信佛的人,就觉得谢府对虞府有恩,这也是难得的缘分,柔嘉聪明能干,做长媳是能兴家撑家的。
之后又仔细一合计。
虞府也确实落魄了,若和谢府结亲,好处确实也多,就觉得这是一桩难得的好姻缘。
后来偶然见到老二看柔嘉的眼神,她就开始心神不宁。
老二打小性子就淡,可这样一个不温不火的人,看柔嘉的眼神,就跟枝头上的石榴花一样,如火如荼,明亮灼人,就像一只要扑火的飞蛾。
后来她就昏了头。
一步错,步步错。
可虞老夫人没法向老大解释这些:“我是个孀妇,不管做什么都畏言畏手,想着柔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