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889
北伐大败,让兰妃寻到了上位的机会。
当时,镇守在北境的将领,就是参与北伐的将领之一。
此人贪功冒进,谄媚皇上,在北伐时,时常在皇上面前进谗言,令父兄与皇上之间的君臣关系越发紧张。
君臣不和,乃战场大忌。
就是因为此人,皇上这才因小胜了几场,而得意忘形,这才有了骊山之祸。
当时,皇上是有心将过错推于此人身上,也不算完全冤枉了他。
是威宁侯府从中作梗,让原就不该由父兄承担的污名,全都落到了父兄身上。
只是,兰妃万万没有想到,太后娘娘会出面力保她。
彻底断了兰妃的青云路。
可她也因此失去了大皇儿。
兰妃冷笑道:“皇后娘娘莫要血口喷人。”
宁皇后也不恼怒:“徐国公府伪造我父兄,战场失误的证据,做为隐藏在背后,推波助澜的威宁侯府,却是心知肚明,甚至还趁机保留了徐国公府构陷忠臣的证据,暗中掌握了徐国公府的把柄。”
所以,兰妃从来没将徐贵妃放在眼里。
徐贵妃一开始,就是她手中的蚂蚱。
兰妃呼吸微微一滞,却很快就镇定下来:“这一切,只是皇后娘娘胡乱揣测罢了。”
宁皇后也不介意她承不承认:“你只要告诉皇上,当年北伐一事,皇上之所以被困骊山,是徐国公通敌卖国,将皇上的消息,出卖给了狄人,事后宁国公父子救君惨死,徐国公寡鲜廉耻,大义凛然地站出来救驾,之后忘恩负义,倒打一耙,诬蔑宁国公父子二子,把北伐惨败的过错,扣到了宁国公府头上,以达到诬陷忠良的目的。”
当时,皇上被围困,父兄带兵前往骊山救援,当时还是宁国公麾下一员小将的徐国公,被安排在骊山山下,等着接应皇上。
父兄虽然惨死,但仍然重创了那时埋伏的狄军。
所以,徐国公才能顺利地救出皇上。
兰妃脸色巨变:“你休要血口喷人。”
宁皇后冷笑一声:“当年徐国公府能伪造我父兄,战场失误的证据,宁远伯府如何不能伪造,徐国公府通敌叛国的证据?时隔多年,便有些微不妥之处,想来也无从查探,宁远伯府根本不用担心被人拆穿。”
这就是,兰妃的高明之处。
仿佛一只肮脏的毒蛇,时刻窥伺着敌人,不错过任何一个反咬一口的机会。
兰妃不由一窒,深吸了一口气:“我宁远伯府,素来仰宁国公和世子忠肝义胆,偶尔得知了北伐惨败的冰山一角,不忍宁国公与世子一片忠心,却落得满身污名的下场,故这么多年来,一直在暗中查探,当年北伐惨败的真相,欲为宁国公和世子平反。”
宁皇后听了这话,满脸嘲讽:“皇上吃你这一套,哀家可不吃,伪造证据,乱扣罪名,这都是你宁远伯府惯常的手段,当年周厉王是怎么死的?不过是从前做过一次,这一次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。”
第990章 纵龙入海
提起周厉王,兰妃不由一窒,便想到了北境的武穆定北王,眼中掠过了深深的忌惮。
宁皇后冷笑一声:“皇上对徐国公府深痛恶绝,顺理成章地除了一个心头大患,还能对当年亲征北伐一事,有一个正经交代,皇上满意了,下了大狱的宁远伯阖府,难免会将功抵过,从大狱里放出来,再有大臣们推波助澜,皇上立二皇子为储君,也是顺理成章。”
父兄虽然担下了,北伐惨败的一切过错,但北伐惨败的诸多详情,却是云山雾罩,成了朝中的禁忌。
朝臣们不敢多提,甚至是私底下,也不敢多加讨论,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。
若罪魁祸首是徐国公,这一切就有交代了。
兰妃迎合了圣心,讨好了圣意,皇上肯定会有所表示,大臣们的劝说下,顺理成章就立了二皇子。
兰妃脸色微微发白,下意识攥紧了手指。
宁皇后一脸唏嘘:“宁远伯府下了大狱之后,你并没有半点,要为宁远伯府脱罪的意思,一副全凭皇上处置的作态,还声称自己有罪,自请入了冷宫,进一步得了皇上的信任,为二皇子在朝中铺路,也为你将来从冷宫出来,做好了铺垫。”
兰妃进了冷宫后不久,二皇子就光明正大地出入御书房,勤政殿等,皇上处理政务的重要场合。
皇上的态度,让朝中许多大臣,像闻到了鱼腥味的猫,纷纷向二皇子示好。
奠基了二皇子在朝中的地位。
“可事实上,因周厉王一案,宁远伯府已经渐渐失去了皇上的信任,科考舞弊一案,更是彻底惹怒了皇上,当时宁远伯在朝中的势力,也遭到内阁的疯狂打压,宁远伯勉强留在朝中,也是腹背受敌,稍有不慎,就会万劫不复。”
以夏言生为首的内阁,借着周厉王一案,没少清除宁远伯在朝中的党羽。
当时,兰妃一派已然势弱。
可宁远伯府下了大狱,兰妃自请入了冷宫的行为,不仅稳固了二皇子岌岌可危的地位,还让二皇子声威大振。
可见兰妃手段之厉害。
“宁远伯府下了大狱,是你一手安排,是为了趋利避害,你暗中攥着徐国公府当年‘通敌叛国’,构陷忠良的证据,自信只要拿出这些证据,宁远伯府不仅能洗涮一切罪名,还能将功抵过,重回朝堂,再度受到皇上的重用。”
皇上忌惮徐国公府,对徐国公府深痛恶绝,却碍于当年宁国公府的旧事,不得不对徐国公府百般容忍。
宁远伯府用行动证明了,宁远伯府始终是皇上手中,最锋利的一把刀,指哪打哪儿,皇上没有理由放弃宁远伯府。
毕竟啊,宁远伯府可是皇上,一手提拔至今呢。
要放弃多年栽培的宁远伯府,确实有些困难,不然为什么,宁远伯府下了大狱之后,皇上一直没提审理的话?!
如今宁远伯再度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理应再度受到重用。
兰妃是将皇上的心思揣磨透了。
早前,她为了虞霜白天生凤命,四皇子北巡一事,辛苦布局。
却被古御医谏言,让皇上临朝,打了一个措手不及,北巡一事不了了之。
若非“那人”派人传信,提醒她可以借重审宁远伯一案,反击兰妃,打兰妃一个措手不及,恐怕兰妃还真能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只可惜——
兰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。
只是,宁皇后并没有猜到,重审宁远伯一案,真正的目的,是为了逼梁王自乱阵脚,不得不起兵谋逆。
兰妃身体一软,仿佛支撑她最后的倚仗也失去了,混身冷得直哆嗦。
进了冷宫之后,她就在想办法,联络父亲的旧部,让父亲在狱中,将徐国公府构陷忠良一事抖露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