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20


,也是西方的情人节。”

声音低醇轻缓,竟似带了点缱绻的味道,听得严雪微愕,“你也知道?”

不过也是,他俄语和英语都很精通,会知道并不奇怪。

只是彼时两人初初相遇,并没有多想,如今回首,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刚好。

第二天祁严遇小朋友跟着舅舅来看了新生的妹妹,嘴上没说,一双小桃花眼却瞪得大大的,显然觉得妹妹有点丑。

严继刚这一回倒是成了有经验那个,跟自家大外甥说:“长一长就好了,你小时候也这样。”

大外甥显然不信,但他都成大外甥了,还是得昧着良心跟舅舅一起夸妹妹好看。

祁放还能不知道自家儿子那点小心思,也不说破,反而问严继刚:“东西带过来了?”

“带过来了。”严继刚立马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颗狼牙,上面还有二老太太之前就搓好的红绳。

祁放小心翼翼将狼牙系在女儿脖子上,如今严雪一颗,严继刚一颗,祁严遇一颗,小女儿一颗,四颗狼牙终于全都有了归处。

七天后严雪出院,全副武装回到家里继续坐月子,他们家情人节宝宝也有了自己的名字,叫祁知遇。

严雪想到了自己生产前那封信,想到祁放这些年的所想所盼,“是知遇之恩那个知遇吗?”

祁放刚在纸上落下这两个字,闻言合上钢笔,转眸看她,“不是。”

严雪一愣,他已经低声又道:“是相知相遇的知遇。”

老师是他的前半生,是他的领路人,也是他的抱憾终生,他的意难平。

但好歹上天给了他一场暴雨,一场冰雹,又在漫长的寒冷中给了他一个撑伞的人,一个同行的伴。

有些人他会一直记在心里,但从今往后陪他走下去的,是他阴差阳错遇到的这个意外。

是他们共同孕育的两个孩子,是奶奶和继刚,是他们从艰难里,一点一点组建起的这个家。

三天后,严继刚背上行囊,告别照顾自己多年的奶奶、姐姐和姐夫,告别家里的小外甥小外甥女,独自坐上了去往燕京的火车。

又半个月,祁放出发前往省城,在省城写了第一封信给严雪报平安,然后随着省代表队一起进京。

严雪出月子那天,他刚好抵达燕京,跟代表团一起被安排在大会堂附近的一家国营旅店。

这两年京里会议多,负责筹备大会的工作人员也接待出了经验,安顿好他们,还告诉他们会外时间可以自由活动。

祁放当时望着旅店外一个方向没说话,等代表团再次清点完人数解散,才拿上东西准备出去。

“去给你小舅子送东西?”和他同住一屋的是省拖的工程师,和他还算熟,知道他有个小舅子在燕京上大学。

祁放没否认,出门又往那边看了眼,才坐上公共汽车,给严继刚送家里新摊的煎饼。

※ 如?您?访?问?的?网?阯?发?B?u?y?e?不?是?ⅰ????μ?????n?2????2?5?????????则?为?屾?寨?佔?点

严继刚正是饭量大的年纪,学校发那点粮票肯定不够吃,家里还给他弄了些全国通用粮票。

回来的时候日头西斜,残阳遍地,祁放正准备回招待所,不远处有人叫他,“小放。”

会这么叫他的人没有几个,祁放顿了下,还是转回头,望到了不远处正坐在自行车上的祁开。

“还真是你。”祁开立马从自行车上下来,快走几步,“你什么时候回来的?弟妹呢?没和你一起?”

距离上次见面又过去五年,祁开看着没那么瘦了,人也褪去满身疲惫压抑,重新有了活气。

就是两兄弟见面,依旧有些陌生,祁放看看他,“我自己来的,参加科技大会。”

这几年两边虽然有了书信往来,但多是祁经纬在写,祁放顶多回张照片,或者让家里好大儿写上几句话。

祁开并不知道苏常青还给他留了东西,更不知道他已经将系统完善,拿到了大会入场资格。

听他这么说,祁开难掩失望,又觉得当初那一拒还是把人推远了,又为他骄傲。

哪怕流落边陲十几年,归来他仍是那个十四岁考上大学的少年天才,仍能夺目地站上领奖台。

他的脊梁没弯,信仰没变,他一直执着想要的东西也很快就能要到了,虽然迟了太多年。

好一会儿,祁开才跟弟弟说:“既然回来了,就回去看看咱爸吧,他年纪大了,身体大不如前了。”

祁放没说话,看得祁开满心复杂满眼期待都如此刻的落日,一点一点沉下去。

刚好此时旅店里有人出来,看到祁放喊了句:“你回来了啊?刚我们还说起你呢,吃饭了。”

祁放应了声,就要往回走,看得祁开心愈发沉,却又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,还能说些什么。

也就在这时,祁放突然转过头,“对了,严雪考上了燕大,严雪弟弟考上了外国语,我想在京里找个房子。”

第122章 正文完

“昨日下午,全国科学大会于大会堂隆重开幕,包括台省在内的30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州代表团……”

严继刚一走,祁放再不在,家里总好像少了些什么,连听广播的都换成了祁严遇。 w?a?n?g?址?F?a?布?页?í????u???è?n?????②????.??????

小朋友跟当年的舅舅一样,兴致勃勃趴在桌边听,还问严雪:“爸爸去参加的就是这个大会吗?”

“对啊,你爸爸去参加的就是这个,代表他和他的老师去的。”

严雪刚把小女儿哄睡着,满了月的小婴儿脸蛋白嫩嫩,肉嘟嘟,两个小拳拳握在脸边,再也不会被哥哥嫌弃丑了。

她哥哥呢,听说爸爸上广播了立马表示,“将来我也要去开这个大会,开车去。”

这孩子这两年长高了,对车的热情倒是没减,已经对他爸爸的自行车跃跃欲试有一段时间。

二老太太就在旁边收拾东西,“好好,开车去,将来严遇把太姥姥也带上。”

说着又拿起一个高压锅问严雪:“这个也能邮走吧?挺老贵买的,送人可惜了。”

中科大的研究生院已于这个月1号在燕京建成,严雪和祁放都要走,自然不可能把老太太和孩子留下。

于是二老太太刚跟着孙女孙女婿从农村来城市没几年,又要跟着孙女孙女婿进京了,做梦都不敢这么想,只觉得不真实。

就是这回走得远,家里的东西肯定不能像上一回那样全带着了,尤其是活物。

两只狗岁数也大了,正好是从刘家抱过来的,刘卫国准备带回自家去养老,吃不完的几只鸡老太太也准备送人。

剩下的东西还有很多,严雪是有发货经验的人,干脆准备发个零担都带到燕京去。

听老太太这么说她看了一眼,“这个能邮,除了特别大特别占地方的都能邮。”

东西还是当初她为了培育菌种买的,只用了两年,试点就建了起来,现在已经单纯只做家用了。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