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20
她的侍女却匆匆敲响了她的门扉。
她一边问着何事,一边又抬首望去。
却见红衣圣人立于屋外,抬起眼来,朝着她懒懒散散的一笑,诸般风流写意,可堪入画,恰似她年少时的记忆:“风希,不知你现在可有闲暇,招待一下不请自来的贫道啊?”
女娲似是怔了一怔,又忽觉头疼似的,抬手抵住了太阳穴:“通天师兄,你是真的不怕被老师给打断腿啊?”
却也不由自主地,露出了一个久久未见的笑容。
第148章
通天从屋外踏入殿中,闻言挑了挑眉梢,懒散地回答道:“师尊哪里会这么狠心?”而且他们三清乃是清气所化,气团子哪里来的腿?就算师尊他真的想打也没有办法啊。
女娲幽幽开口:“师兄,师妹我只是被困在这娲皇宫中不得外出,又不是真的完全不知道外面的动静。”
刚刚天庭上那么热闹,她在三十三天上都能感觉到底下的动静,更何况道祖还亲自降下化身召他小徒弟前去紫霄宫……啧,连她旁边侍奉的彩云童子都忍不住探出头去瞧一瞧下面的热闹了。
通天面不改色心不跳:“所以呢?”
女娲托着腮,目不转睛地看他:“所以师兄你居然还敢中途跑来看我,甚至还不是和先前一样要么神魂出窍,要么捏一个化身出来,而是亲自上门。总觉得师兄你迟早会被道祖抓住揍上一顿呢?”
“能盼我点好的吗?风希。”通天道。
女娲盈盈一笑:“不能!”
通天便叹了一声:“罢罢罢,说不过你。此事休要再提!都知道贫道来看你一次不容易了,不如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谈谈正经事吧。”
说着又朝着桌案上瞧了一眼,瞧见那熟悉的玉简后道:“后土写信来是想同你说什么?我看她那信像是已经写了很久了,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想办法递到你的手中。直到我去了地府一趟,她才下定决心托付给我,想来是有什么话一直想对你说吧?”
曾经年少时交好过的师兄师妹朝着殿内走去,在时隔无数光阴岁月,各人经历了各自的劫数之后,又如同很久很久以前在紫霄宫中求道时一样,围着棋盘坐了下来,说着点寻常之言。
当然,也许也并不是十分寻常。
女娲从桌案上拿起了那卷玉简,垂首望去,又瞧见那熟悉的字迹,开头一行便道:“问女娲娘娘安。”
她手指微微一顿,不由露出个苦笑来。
就是因为这个称呼,她才会在下定决心打开玉简之后,怎么也不敢继续往下看。
通天往她那边瞄了一眼,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,带着几分无奈摇了摇头:“需要我替你看吗?”
“别的倒也没什么,就怕后土在信里同你说些女儿家的私密之事,实在不好让我这个做师兄的知道,不然我倒是可以直接替你看了,再把她的话转述给你。”通天道。
女娲拿着玉简想了想,微微摇头,露出个释然的笑容:“罢了,这么多年了,我又有什么不能面对的?她既然托师兄你带信给我,想来是不会特意写封信来骂我的。”
就是不知道,她曾经的那位挚友,究竟想同她说些什么啊。
阴曹地府之中,牛头马面押送着冤魂怨鬼们从奈何桥上穿过,忘川河中的孤魂在河水中抱着执念挣扎,始终不肯饮下孟婆汤将前尘忘却。
后土坐在桥边的树墩下,为每一个过路的鬼魂送上一碗孟婆汤,看着他们一个个地排着队饮下那碗浑浊的汤,面上的神情变成白纸似的空白,被红尘世俗染上色彩的魂魄,在那个瞬息,又重新变成了干干净净的模样。
她旁边的鬼差们带着那些忘却前尘的魂魄离去,边走边道:“忘了吧,忘了就好。这一辈子的事情就算了吧,下一辈子记得好好过啊。”
后土望着他们远去,又望着下一批的鬼魂浑浑噩噩而来,而她永远坐在这里,平静地煮着那碗孟婆汤,等待着百年之后,这些魂魄第二次来到她的面前。
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,人总是会忍不住想发疯的。
她到底还能忍耐多久呢?
? 如?您?访?问?的?网?阯?发?b?u?y?e?不?是?ì????ù???€?n?2???????????c?ō???则?为????寨?站?点
曾经巫族的后土祖巫,到底还能忍耐这样的日子多久?
也许正是因为她已经无法忍耐下去,才会在瞧见那只猴子的第一眼,察觉到他身上来自佛门和玄门两方的气息时,忍不住出手试探一二。所幸她确实等到了那位通天圣人,也成功地将那封玉简送了出去。
可接下来的日子里,她依旧只能等待。
等待一个可能到来的机会,又或者只能在这暗无天日的九幽地府之中,按捺住心底所有的恨意与不甘,依旧受着天道的钳制,过着这样浑浑噩噩,一眼便能看到尽头的日子。
她也好,巫族也好,都已经忍耐了太久太久,忍耐到了最后,甚至已经不愿意再这样苟且偷生下去。或许在当初,能够死在巫妖两族的战场之上,亦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。
活着的人总要背负更多的东西。
不仅背负着死去之人的愿望,也要背负着仍然活着的那些人的未来。在这样的日子里渐渐地忘记了自己,只记得要努力地活下去。
可她是巫族的后土祖巫!
在那个惊才绝艳人物辈出的洪荒之上,她同妖族的东皇太一一样,本就是离圣人之境最近的准圣巅峰!在她身化轮回,创造地府之后,她在这九幽之中,已经差不多可以称之为圣人了!
她如何能心甘情愿永远困守在这个地方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又怎能控制住自己的心,让它不至于生出痴嗔妄念来?!
后土微微抬起首来,朝着幽冥地府的上空望去,一直一直,直至落到那三十三天之上。
那么,她的友人啊,你是否同我一样,怀着同样的心呢?
*
“问女娲娘娘安。”
“时隔数载,物是人非,不知女娲娘娘是否安好?”
“每每忆起当年言笑晏晏,把酒言欢之景,后土便不禁生出几分怅然之情。纵使身在九幽之地,亦不由念起洪荒上春光融融,翠色漫山遍野的时节。想当年,亲朋俱在,坐而论道,彼此笑谈,虽不知何为人间至乐,却已得至乐之趣。而今之时,昔日亲朋,或死或散,魂魄不见,皆为尘土,上穷碧落,下至黄泉,茫茫天地,再无觅处。可悲可叹,哀恸不已。”
“假使岁月可以回首,往事可以重来,谁不愿意回到当年?后土心心念念,然终不可得的,不过是同女娲娘娘昔日所共度的时光罢了。”
“昔日故人,此生不见,纵然不见,心中可念?”
“却不知故人之心,是否依旧是当年之心,故人之姿,是否一如我魂梦所牵之态。若有一朝得以再见故人,后土当感谢上苍,赠我这般幸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