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
但这场选秀无疑深深刺痛了没有子嗣年贵妃。
虽说她正当妙龄,然她已专宠近五年却没有过身孕,许多人都暗讽暗疑,甚至连她自己都怀疑自身体质是很难有身孕的。
这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,也是年家上下的心病。
皇上只有一个,天子之心再胸怀博大也是有限的,装下整个天下后,留给后宫的就不多了。
在这宫中,又素来有皇嗣重于妃嫔的说法。
于是在年贵妃看来,这一批新入宫的秀女,不但是来跟她抢皇上宠爱的,更是来跟她抢未来的生存空间的。
她怎么能忍。
姜恒不知道历史上的年贵妃看着四爷登基后,新人们一个个入宫忍没忍,反正这书中的年贵妃可是没忍:她精准出手,以协理六宫的贵妃身份,将这一次通过大选入宫后的十六名秀女暂且都压在了储秀宫。
美其名曰,新人入宫应先习宫规,有所教化,知道如何做一名宫妃,才能更好的做好妃嫔,共建和谐后宫。
实际上制定了围栏计划:让新人们在储秀宫进行为时一个月的宫规学习,这还不算完,最后新人还要通过教习嬷嬷们的考察,考不过的照样不能出储秀宫,要继续‘深造’。
姜恒倒是很习惯:这就是新人入职试用期嘛,一个月其实不算长,一般三个月才是基本量,很多单位还是六个月没有奖金的试用模式。
而试用期考核,考核通过才能正式留用,在她这种职场出身的人看来也很是正常。
但在这后宫是绝对的不正常!
秀女们是抱着‘姐姐能做贵妃,妹妹也能’的心态进来的。
许多人是以现在的太后娘娘,也就是康熙爷的德妃为榜样人物的。德妃娘娘出身并不高,却因多番生育子嗣得以妃位,更靠着儿子做了当朝最尊贵的女人。
大家进宫来,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,可不是奔着被你年贵妃当菜扔在储秀宫发霉来的。
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在这后宫里,别说三十年了,三年甚至三个月都可能风云突变,盛宠更迭。
在几位野心勃勃的秀女们眼里,专宠五年的贵妃已经是过了最好花期的旧人,是自己这些新人们才是将来的闪耀新星。
便是本没有什么野心的秀女,被选进宫自然也是想老老实实做天子嫔御,太太平平过自己小日子的。结果进宫兜头先挨个闷棍,直接被关在了储秀宫,要学上最少一个月的规矩,此前不许出门,绿头牌更不可能被放到御前。
无怪新人们皆是满腔愤怒。
“宫中还有太后娘娘,皇后娘娘做主呢,偏是贵妃出头将咱们关在这储秀宫里。”
“学规矩也罢了,可咱们这么些人,统共派四个嬷嬷四个丫鬟来服侍,才真是给咱们下马威!”说这话的声音,姜恒还听了出来,是奉天府尹之女马佳氏。
她的出身在这一批秀女里仅次于女主,因娇生惯养颇有些跋扈性情,对年贵妃‘关押’她们学规矩是最为不满,对这储秀宫里寥寥无几的服侍人则更是一肚子火气。
在马佳氏看来:就这几个下人,在家里服侍她一个人都嫌少!贵妃故意就指给她们这么几个人,就是苛待折腾她们,想借此将她们一举压服。
姜恒看了看时辰钟,回去慢悠悠把被褥整了整:服侍的人不多,许多活儿她们甚至需要自己干。
这确实是年贵妃的下马威。
但话说回来,要不是这储秀宫宫人这么少,这群秀女团也不敢在院子里叭叭叭议论一位协理六宫的贵妃。
果然,在两位嬷嬷的身影出现时,外头的秀女团立刻作鸟兽散,还有那乖巧伶俐的,主动招呼道:“嬷嬷们今日倒早,真是辛苦。”
边搭话边丝滑溜走,仿佛方才站在树下义愤填膺抱怨年贵妃锁着她们学规矩,都是姜恒的一场幻觉。
不多时,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宫女走进来,屈膝行礼:“奴婢给小主梳发。”
这回入宫,只有姜恒一个贵人,另有几个常在,剩下些容貌秀美出身有些低的秀女只得了答应的位份。
故而每日晨起,甭管是送热水还是梳妆,姜恒这里都是头一份。
贵妃派来的教习嬷嬷,还特意在头一天就点出来了这件事:“这宫里头,是最讲究位份上下尊卑的。如今储秀宫人手少,一应事宜自然先紧着信贵人,其次是几位常在,答应小主们凡事都得略等一等。”
这就是秀女团对她敌意颇大,酸味满满的缘故。
同样,这也是书里女主从入宫起就各种坎坷,屡屡被人欺负陷害的起始。可以说,年贵妃从一开始,就把最有威胁的新人孤立了起来。
偏生女主还是个柔软内敛的性子,像是一只散发着香气的小包子,吸引着各种陷害和敌意。
姜恒入过职也跳过槽,经过不止一个试用期。
但这个试用期,显然颇具挑战。
第3章 四大金刚
储秀宫与这紫禁城中其余宫殿规格大同小异,都分前后两殿,正中是坐北朝南的正屋,东西两侧各有房舍呈‘凹’字状。
一宫门面似的正殿正屋乃嫔位及以上的主位住所,她们这一批新人没有职称达标可以入住的人,就都分在了除主殿外的各个房间内,主殿正好做了教习嬷嬷们上课的教室。
且说能到这储秀宫里来教导新人嫔妃的嬷嬷,来头当然都不小。
被秀女们称为‘四大金刚’的四位嬷嬷,分别来自于四个地方——皇后宫里自然有一位,中宫派人来教导新人宫规是最光明正大的,其次是协理六宫的年贵妃处当然也要塞进来一个,毕竟她是此次新人学规矩的倡导者。
其余两位,一位是敬事房多年的管事嬷嬷,专门负责给小主们介绍宫中太监宫女刑罚规矩。据说她亲手调教出来的宫女,梦里都会背宫规,针线活计也一个赛一个的鲜亮,绝对是各宫妃嫔抢着要的高素质人才。
换句话说,这位嬷嬷就是这宫里的宫女‘高考工厂’,输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。
剩下一位,却是太后宫里的。
按说太后宫里的嬷嬷应当是领头人,然而太后的意思却是这是后宫事,应交由皇后处置,她这里不过拨一个老嬷嬷来,给新人们讲讲古罢了,并不能担事儿。
皇后闻言也就心里清楚:太后这只是要放一个耳朵过来,而不是要插一只有力的手进来。
也是,自己一个皇后一时竟没压住年贵妃,让新人的安排出了意外,若是这会子再被太后宫里拿了这教导新人的主导地位去,那皇后就越发尴尬了。
故而皇后倒是很感激太后此番给她留了余地。
当然新人们不知道这几个嬷嬷的安排中还有这么多学问,她们只知道一点:这四大金刚哪一个也惹不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