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67


。他们面带风霜,眼神中却没有乱世流民的麻木与恐惧,反而充满了对生活的踏实与安然。

一支巡逻小队经过,为首的军官看到一个孩童不慎跌倒,竟翻身下马,将孩子扶起,拍了拍他身上的土,又温言叮嘱了几句,引得周围的百姓投来善意的微笑。

这一切,与他来时路上所见的饿桴遍野、易子而食的惨状,形成了撕裂般的对比。

贾诩莫名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。

这不再是简单的政绩,这是一种气象,一种发自根基,由内而外,足以凝聚人心,让万民归附的王道气象!

什长将他引至相府,穿过几重庭院,来到一间雅致的书房外。引路人停下脚步,恭敬地通报道:“主公,贾先生到了。”

“快请!”里面传来谢喬的声音。

贾诩整了整略显凌乱的衣衫,深吸一口气

,推门而入。

谢喬起身相迎,拱手道:“文和先生,一路跋涉,辛苦。”

这番姿态,让见惯了上位者倨傲的贾诩心中一暖。他还了一礼,“为主公奔走,不敢言苦。此番幸不辱命!”

在贾诩来之前,谢乔散布出去的探子已经如实向她汇报了京畿之地的情报。联盟如何瓦解,袁绍如何与曹操反目,一桩桩一件件,都与贾诩当初在荥阳时所做的推演别无二致。

谢乔一抬手,侍者立刻捧上一个覆盖着锦缎的漆盘。她亲手揭开锦缎,露出里面一方青铜铸造的印信,上面篆刻着四个字,“军师祭酒”。

这是谢乔在荥阳时对他的承诺,此计若成,便拜为军师祭酒。

她双手捧起印信,面向贾诩,朗声道:“先生不避斧钺,蹈险履危,为乔谋划,立此不世奇功,愿以三军托付!请先生屈就军师祭酒之位,领军政谋略,望先生勿辞!”

说罢,她对着贾诩,深深一躬,行的是主君拜求国士的大礼!

贾诩连忙上前,稳稳地托住谢乔下拜的手臂,阻止了她的大礼。

他的目光落在漆盘的印信上,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。他伸出另一只手,指尖在触碰到那冰冷青铜的前一刻,竟有微不可查的颤抖。

那不是畏惧,而是压抑了半生的抱负,终于找到了归宿的激动!

贾诩握着印信,那是权力的质感,冰冷的青铜触感传来,他抬起头,直视谢乔的双眼,那深邃的眼眸中,终于燃起一丝属于谋士的炽热火焰。

“诩,一介寒微之士,飘零半生,蒙主公不弃,委以心腹重任,托付三军!此恩此信,诩纵肝脑涂地,难报万一!”

说罢,他退后一步,对着谢乔,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臣子拜见君主的大礼。

这一次,谢乔坦然受之。

君臣之分,名分已定。

贾诩直起身,方才眼中的激动已然沉淀,化作了洞悉全局的锐利。

他甚至没有片刻的停顿,便直接进入了军师祭酒的角色,“主公,今袁绍昏聩,自毁长城,声望扫地!曹操虽奸,然根基未稳,更与袁绍结下死仇!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,甚或两败俱伤!此乃天赐明公龙腾虎跃之机!”

第127章

閻忠一进门,便看到了手握军师祭酒印信,气度已然沉淀下来的贾詡。

※ 如?您?访?问?的?w?a?n?g?址?F?a?b?u?y?e?不?是?i???u?w???n???????Ⅱ???????????则?为????寨?佔?点

他先对着謝乔恭敬行礼,而后转向贾詡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而真切的喜悦,“文和!不想你我竟有在此地重逢之日!”

贾詡亦是感慨萬千,他与閻忠相识于微末,皆是涼州出身。

在这个门阀林立的时代,他们这些寒门士子空有才学却报国无门,只能在浊世中挣扎求存。

如今一人为功曹掾,一人为军师祭酒,同侍一主,当真是世事难料。

“孝先兄,别来无恙。”贾詡上前一步,故人相见,千言萬语都化作了这简单的问候。

“你们故友重逢,定有许多话要说。孝先,你便带文和先生四处走走看看吧。”謝乔笑着摆了摆手,“文和先生,且先安顿下来,熟悉一番。明日,我们再详谈军政大事。”

“诺。”二人齐声应道。

安顿妥当后,贾诩却无心安坐。

他生来谨慎,如今既为军师祭酒,第一要务便是要彻底摸清自己这位新主公的家底。

他婉拒了閻忠让他歇息的提议,沉声道:“孝先兄,我想去城中看看。”

閻忠一怔,随即了然。贾诩的性子,他再清楚不过。他笑着点头:“也好。主公治下的这座城,与你在别处所见,定然大不相同。请。”

二人并肩走出相府,踏上城中的主街。

他们来到东市,这里更是繁华喧闹。南来北往的货物琳琅满目,堆积如山。粮食、布匹、盐铁、药材,各种物资应有尽有。贾诩注意到,每个摊位前都立着一块小木牌,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货物的价格。他随手在一个粮铺前停下,伸手抓起一把粟米,颗粒饱满,色泽金黄。

“店家,这米价如何?”贾诩问道。

那粮铺老板见他气度不凡,旁边还跟着阎忠这位别驾大人,連忙恭敬地回答:“回这位大人,斗米三十钱,价格公道,绝无虚假。这都是官府定的价,谁也不敢乱来。”

斗米三十钱!贾诩心中剧震。

在雒阳,在关中,粮价早已飞涨到斗米百钱,甚至千钱,而且往往还是有价无市!

这里的粮价,竟然稳定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!

“主公常言,民以食为天,食为政之本。”阎忠在一旁解释道,“为了稳定粮价,主公以官府之力,从各地收购粮食,建立了常平仓。丰年加价收,灾年减价卖,以此来打击囤积居奇的奸商,保证百姓不会饿肚子。你看,这城中的百姓,虽不富裕,但人人有饭吃,有衣穿,心中自然安定。心安了,这秩序,也就有了。”

贾诩缓缓放下手中的粟米,目光扫过整个市集。他看到了铁匠铺里挥汗如雨的匠人,看到了布庄里精心挑选布料的妇人,听到了酒楼里传出的划拳行令声:这一切,都昭示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。

这不再是简单的政绩,这是根基!

是謝乔用仁政与智慧,一点一滴浇筑起来的,足以让天下人向往的根基!

然而,身为一个顶级的谋略家,贾诩的目光很快就从这片繁华的表象,穿透到了其下潜藏的危机。

他转头看向阎忠,眼神變得锐利起来:“孝先兄,民政如此,堪称典范。那么军备呢?”

阎忠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,他知道,这才是贾诩最关心的问题。他叹了口气,道:“文和,随我来。”

他带着贾诩,穿过城区,来到了城郭的军营和城防所在。

城墙高大坚固,箭楼、角楼、垛口一应俱全,守城的士卒精神饱满,盔甲兵刃都擦拭得锃亮,警惕地巡视着城外。

军营之内,校場上喊杀声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