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96


,只要还有一个人,就说明她的所作所为还没有完全被恶名的标签所掩盖。

她做的就是值得的。

从今往后,她将不再去追逐那些蝴蝶般的民心,她要做的,是把自己这棵梧桐树栽得更深更稳。无为而治,顺其自然。

只要她这棵树足够高大,足够繁茂,能为树下的人遮风挡雨,提供荫蔽和果实,那么,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凤鸟,选择在此栖息。

第135章

一匹快马,直奔长城沿線的营房。

塞外的风光,永远是粗粝而单调的,但此刻的长城营地,却是一派迥异于印象中边塞苦寒的井然景象。

这里是軍戶聚居地。

屋舍俨然,夯土墙壁厚实坚固,屋舍之间,阡陌交通,宽阔的土路足以让两辆马車并行。

路边,有妇人正蹲在自家门口,一边闲聊,一边缝补着衣物。

不远处还有几个总角小儿在追逐打闹,清脆的笑声传出很远。

更远处,是大片被精心开垦出来的屯田,绿苗成片,引来的渠道水在田垄间静静流淌,闪烁着粼粼波光。

一群结束了晨练的軍士,正赤着上身,喊着雄浑的号子,进行着器械训练。

长矛如林,盾牌如山,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充滿了力量感。

他们的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,肌肉線条饱滿结实,眼中没有麻木,只有饱食之后才能拥有的精气神。

起初,当軍戶制度颁布时,应募的流民百姓心中充滿了疑虑。

前朝的軍戶制度,是一道世代相传的枷锁,一旦入籍,子子孙孙便永世不得脱离,沦为朝廷的战争消耗品,死在不知名的角落,连一块墓碑都不会有。

然而,主公颁布的新军戶制度,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。

它不仅写在纸上,刻在长城内侧的墙壁上,更得到了最严格的落实。

就在今年开春,营中便有数十户人家,因家中有军士年满五十岁,达到了制度规定的退伍年限,便在长城都尉黃意的亲自主持下,举行了隆重的退伍仪式。

他们自动脱离了军户籍,恢复了民籍。

不仅如此,每一户退伍的家庭,都迁入繁华安稳的榆安城,分到崭新的屋舍,并得到了三百石粮食的抚恤。

这一幕,被所有军户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

亲眼见证的现实,胜过千言万语的许诺。

这让越来越多的百姓相信,主公治下的军户制度,不再是枷锁,而是一种可以托付身家性命,甚至荫及子孙的荣耀职业。

对于那些在亂世中挣扎求存,食不果腹的流民家庭而言,若无一技傍身,入籍军户,无疑是最好的出路。

军户制度规定,军士在年满四十五岁后,即可提前申请退伍。

但在长城五大聚居地的上万军户中,符合这个条件的已有数百人,至今却没有一人提出申请。

他们在这里有田种,有房住,有饱饭吃,眷属能得到庇护,不必再担惊受怕。最让他们心安的是,孩子还能被免费送去榆安城新开办的学堂里念书,识字学算,年节时更能乘坐公用马車回来与家人团聚。这样的日子,是他们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。他们舍不得走,这里,就是他们的家。

至于最令人担心的边防,数年无战事,甚至连一些小的冲突摩擦,都不曾发生。

作为蕃屏的匈奴两大部族,勺夏和温洒,在长城外安居乐业,修生养息,与长城营地和睦相处。

通过固定的贸易市集,互通有无。草原的牛羊马匹,换来了塞内的食盐、铁器和布匹,双方皆大欢喜,早已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纽帶。

快马穿过井然有序的营地,最终停在了一片新开辟的果田旁。

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淡淡的果香,几排新栽的果树上,已经挂上了青涩的果实。

长城都尉黃意,正坐在椅車上,由一名仆从推动,巡视着这片区域。

这是他帶領军户及眷属,在边防戍卫的闲暇之余,开辟出的额外产业。

他们引水灌溉,精心侍弄,种出的瓜果甘甜多汁,通过商队运送到龙勒和榆安的市集,极受欢迎,为军户帶来了一笔不菲的额外收益。

? 如?您?访?问?的?w?a?n?g?址?F?a?b?u?y?e?不?是?í?????????n?②?0????⑤?????ō???则?为????寨?站?点

“黃都尉,主公有请!”传信兵翻身下马,单膝跪地,双手呈上盖着火漆的信函。

黃意目光一凝,立即示意身后的仆从接过信函。

信的内容很短,只有寥寥数行。

黄意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,他那平静的眼神陡然锐利如鹰。他猛地一拍椅车的扶手,发出一声闷响。

几乎是同一时间,信函同时送到了徐垣、张宝、何颂等人,以及所有中层以上官吏将領手中。

一匹匹快马从各个角落奔出,带着各自的主人,以最快的速度,往酒泉郡治所碌福城赶去。

将敦煌酒泉二郡全境纳入版图之后,謝乔没有丝毫懈怠,立刻着手进行一场深刻而必要的改革。

这不仅是为了巩固新得的疆域,更是为即将到来的东进之战,打下基础。

郡府内,气氛肃穆而凝重。

这里原是汉家官署,如今被清理一新,多余的装饰都被撤去,只留下最实用的桌案与坐席,显得格外空旷威严。

谢乔端坐于主位之上,贾诩立于身侧。

背后是一副巨大的凉州堪舆图,上面用朱砂新勾勒出的边界线。

这是谢乔利用【舆图】的全图功能,绘制的最精确的军事地图,山川、河流、道路、关隘,无一不精细入微。

堂下,数十名文武官员分列两侧,他们是謝乔如今的班底,是她在这亂世中一手搭建起来的骨架。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期待,或疑虑,或敬畏的神情,目光汇聚在主位上那个年轻的身影。

“诸位。”謝乔开口,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。

“自举兵以来,已近两月。如今,敦煌、酒泉二郡归于治下,百姓稍得喘息,流民渐有归所。但这,仅仅是开始。”

她站起身,走到巨大的地图前,“亂世之中,政令不一,军民分离,皆是取乱之道。”

“我决定,自今日起,废凉州刺史部之名,设立榆安都督府。”

此言一出,满堂文武,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,还是深谙政事的文吏,无不脸色剧变。

刺史部乃汉家四百年定制,是朝廷在地

方的象征。

而都督府,则是纯粹的军事机构,这个名号的设立,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,此地将进入全面的战时体制,一切,都将为战争服务!

废除它,无异于公然割据,与天下为敌!

然而,骚动并未持续太久。

正如謝乔预料的那样,追随她的,大多是在乱世中挣扎求存,见惯了所谓正统如何无力回天的实干者。

对他们而言,一个能带来秩序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