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


自己论文产生质疑,也许这世上真有表里统一的人。如他自己,如晏辛匀。

李漠想也许还有一个可能,那就是他们是同类。

苏曼下戏,介绍李漠给晏辛匀,讲这是她的粤语指导,她所有台词是李漠掰碎了,一个字一个字对她咀嚼,因此她学的准。

李漠不明为何说这些,直到晏辛匀说怪不得,原来真正功臣是李指导,苏曼也对他笑,才明白拍戏时苏曼被夸台词精湛,不像xx,吐字都让对戏演员笑场,简直似屎尿。

那日的香港日光很好,穿过圣约翰大教堂的钟楼,落在晏辛匀的鬓角,李漠才发现他并没有外人传的那样热爱保养。至少很少有男主角不照镜子,不日日检查发型眼纹。晏辛匀倒是没有眼纹,可李漠敏锐发现,电影协会主席的发间生出了一根白发,至少早上来片场,它还没在。

苏曼被导演叫走讲戏,两人伫立大教堂墙下,不享受日光,在短暂的阴影之中并肩,仿佛一对偷一点清闲的隐形爱侣。

工作人员来回流动,李漠几次看晏辛匀,他都会笑着回望,但一言不发,也不主动提及什么话题。礼貌点到为止,疏离与和谐兼存。这样几个眼神交流,终于李漠开口:“晏老师,您额角有一根白发,可能是上午刚长出来,早上还没见。”

衰老对演员是残酷的事实,他为自己冒犯而愧疚,晏辛匀却笑着说:“这很正常,我已经不再年轻,白头发是正常的新陈代谢,像太阳东升日落,这是人类生长的自然规律,避免不了的。”

李漠说不出那感觉。好似他抛给晏辛匀一个坏掉的瓷器,对方轻而易举接住,不斥责,也不怪他有眼无珠,不失分寸,只轻轻叹息一声,而后再自然不过地忽略糜烂部分。

这种魅力令李漠触动,更为震撼。

他很少见谁对衰老如此坦然,他觉得晏辛匀太过包容了,这性格能当选电影主席实在不该,至少悖逆相互争权的现代影视局面。

更让他想不到的是,就在当日结束拍摄之后,香港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雨,几乎将剧组困在圣约翰大教堂。当时苏曼急着返酒店访谈,和晏辛匀对下部分剧本的事,自然落在他这粤语指导身上,让李漠没得选。

真正和晏辛匀室内相处,李漠才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真相。

虽然晏辛匀脾气好,几乎承接的住所有人,但并没有人因为一些无意义的事前来打扰,甚至在晏辛匀在教堂最后一排坐下后,距离他二分之一场地的座位个个皆空,偶尔有staff走过来,也是很轻声音地询问,“晏老师需不需要水”“kelly他们要订餐,晏老师想吃什么”,得到回答后走开,直到送餐过来,期间都无人再朝后偷窥。

所有人在为晏辛匀扯一道无形的警戒线,不准任何人打扰,也不准琐事破坏他的休息时间,让他静心下来,随便做一些什么,他们都会跟着一起愉快。

那是李漠第一次在教堂过夜。同样最后一排,同样的餐点,他第一次吃到极其高配的斋菜,清一色素食,没半点荤腥,入口却沁人心脾,简直令人无穷回味。从观塘出去的时候他和奶奶是香港最穷的一代人,棺材房都住不上,被迫逃进内陆,用一块五平米的窄长铺做肠粉维持生计。

故地重游,李漠竟不知原来他们日日念叨的素菜也能这么美味。

他吃的不快,再抬头时晏辛匀已经结束用餐,在一旁戴着眼镜记台词,不知道先他多久吃完。

晏辛匀没有开口,李漠只好静坐。教堂内装潢豪华,西方壁画,圣经故事,几何图形的窗花与各色彩玻璃遍布视幅,他抬头,那些黑色铁艺三叶风扇高悬,连灯盏都如艺术品。这里不像放有罪的人来忏悔,像伊甸园,用富丽堂皇的世界,引诱那些罪人每周前来礼拜。

“想不想听一段历史介绍?”晏辛匀忽然出声。

李漠转头,眼神茫然,“您说什么?”

“就当你默认同意吧。”晏辛匀笑了笑,随手指了一圈,“这里建于1849年,一个叫史丹顿的牧师提倡建立,最早是木头的,因为种种因素不便长久保存,后来渐渐盖成一座永久性教堂,也是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教堂。请注意,有之一,因为它不是唯一的忏悔场所。”

李漠不知道晏辛匀这么幽默,扑哧乐出声来,眼睛弧度增加,睫毛垂下,显得更无辜,更无害,浑身透出一种娴静的知士之美。

晏辛匀对那笑沉浸了几秒钟,继续说,“香港地形特别,每年的5-8月份都是夏季,潮湿,炎热,因为每年中季太平洋高压会使季风反向吹进欧亚大陆,所以香港夏季绵长,和冬季一样,都是四个月。”

他讲述娓娓,李漠在那雨声中几乎昏昏欲睡。待他清醒后发觉天光大亮,自己身上披着一件米白大衣,才恍惚地深吸一口气,开始回想自己昨夜有乜失态。

第3章

=================

“四个月,一年零四个月。”李漠低吟一句,覆在晏辛匀胸口,婴孩一般蜷缩起身躯,满是疲惫。

怀中人如英短,晏辛匀对这罕见的撒娇时刻感到新鲜,手指穿过李漠发间,低笑问:“什么一年零四个月?”

“没什么。”多说无益,李漠也不想真正诉苦工作难捱,毕竟忍的下去,他就不愿跟晏辛匀张这个嘴。

片刻静默,晏辛匀换台,某个cctv电影频道,上面一闪而过他即将特邀的一部国际影片。他一个镜头也不停留,直接切下个台,反复几次,终于在《动物世界》停下来。

熟悉的国嗓,熟悉的台词,画面上一群羚羊飞驰过小泥潭,荧光在晏辛匀的黑眸之上闪烁,李漠看着他,听那声音徐徐道来,茫茫草原的第一场雨后,万物充满了生机,这是一个适合交配的季节——

蠢蠢欲动,他夺过遥控器扔一边,主动胯坐在晏辛匀大腿,捧住他的脸一番热吻。

耳鬓厮磨之间,李漠喘息着开口,“我想吃心斋的萝蔔丝酥饼和金湯松茸豆腐羹,下次,下次你给我带。”

晏辛匀抱起他去卧室,门一脚关上,沉声吻在李漠颈畔,“好,带。”

再醒来晏辛匀不见踪影。他的四十七岁作息已经完全变成朝五晚九,李漠作为电台主持人早上起来的很早,照样招架不住晏辛匀的生活规律,以至于回回醒来找不到人。

昨夜宛如一场梦,六点四十的天未完全亮,李漠裹紧灰色开衫,背靠咖啡台等待咖啡豆成粉萃取成液体。

他很少有花样,工作日永远一杯冰美式,三百日如此,稍有的变化要么随街吃一口,要么在广播大楼的餐厅吃面,很少下厨。

Loft最大的弊端就是这样,房子过于蜗居精致,一旦摧残出丁点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