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75


以至于后来的野史上记载玻璃出处非常特别:

帝大一统,上天派九天玄女来贺,玄女爱上了英明神武的人间帝王,可惜帝王只爱江山不爱美人。玄女伤心欲绝,最后将自己的衣裳留给皇帝以慰思念。皇帝不收,玄女亦不肯收回,留下衣裳便飘然而去。

最后这衣裳便幻化成了七彩琉璃模样,色彩斑斓、通透易碎,代表着神女一颗透明琉璃心。

后来人们根据这衣裳的模样,仿制出了‘玻璃’。

这甚至成了后世致力于证明大锦高祖‘飞升成仙’的神学研究者们的有力证据,还有些八卦的长生种在揣测这个‘神女’究竟是哪位。

后事不提。

各种言论如火如荼,朝廷始终没有制止也没有明面回应。

终于拖到了正月二十五日。

今天是钦天监预择吉日里二月的最后一个吉日,御宝开封仪式便排在了今天。

安临琛老神在在的正了正冠冕,走到了供案面前。

他站在最前方,下面的交泰殿首领太监则率领众人行三跪九叩首礼,应吉时开封,陈宝于案。

随后,安临琛在礼官的奏请声中拈香行礼。

礼毕,捧宝贮匣内。

举行完御宝开封后,各地官署也都相继开印,新一年的政事正式开启。

① 出自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

第42章

时间悄然到了正月末尾,盛京的早晨依旧寒风陡峭。早起的人寥寥无几,除了更夫便是劳碌命的人们。

显然够得上上朝的官员们都是‘劳碌命’。

长期的假期会增长人的惰性,皇帝如此,大臣们也是如此。

不过这点上大臣们倒是没有安临琛那么严重。

不少人更是在开朝前反复失眠。

既想开朝,又不想要开朝。

放假之前,皇帝搞的大事还历历在目呢——皇帝任命了大锦第一位女官,官职还给得不低。

中原大地历经十数载朝代更迭,除却盛唐时期,在前朝动用女官之事,少之又少。

偏诏书下达后皇帝就封笔了不办公,他们想上奏陈情都没机会。据说一些消息灵通的大臣们掐着时间递进去了折子,但又有什么用呢。

事已成定论。

平民百姓还讲究‘一口吐沫一个钉’呢,何况金口玉言的皇帝。

而刚出现的‘玻璃’,和这位新上任的楚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这稍微一打眼,就知道新部门是热灶,说半点不动心那是假的。

难呐。

悠远的敲钟声从角楼传来,早朝入场时间到了。

午门前,原本嗡嗡的人声消失,众人整理衣冠,开始排队入场。

安静的表象下,沉淀着万丈波涛,等待着随势扬起。

安临琛早早地等在了议事广场。

今日可是有一场硬仗要打。

“跪——”

“吾皇万岁——”

“上朝,有本起奏——”

唱礼太监的话音还没落地,已经有人蓄势待发,绷直了脚尖准备抢发言机会。

“臣有本奏!”

安临琛瞥了一眼,毫不意外。

刘太师。

这位真的是身手不凡,出列的速度吊打一系列年轻大臣。

他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位要说什么。

无非是和先他唱反调,而后一通苦口婆心劝诫,最后再暗示标榜自己很有用——‘皇帝你看臣多厉害,不愧是历经两朝的老臣’、‘要听我的’。

安临琛往下望去,刘太师脑袋上两条大大的心声反复交替、不断闪烁,可见内心的不平静。

[女子怎能污秽朝纲!]

[定要让皇上看到老臣为国为民的决心!]

与安临琛所想分毫不差。

“奏。”

帝王允了。

刘太师深吸一口气,开始甩出自己的观点。

于他而言,启用女子为官,这件事本身就非常荒谬。不仅荒谬,还是一个很坏的走向。

这会挑起女子的欲望,让她们不再安于室,更会缩减男子的价值。男为天女为地,夫为妻纲,父为子纲,让女子走出家门,岂不乱了纲常,乱了阴阳!

这等违背祖宗礼法的大事,怎能被准许呢。推己及人,想来天下文人同样不会允许。

他可是在为天下文人表态!

“陛下,臣有本奏,报宣司卿一事不妥,实在不该启用女子为官。依臣之见,此事万万不可!”

万万不可,重出江湖。

老调重弹,安临琛眉毛都没动一下。

他倒要看看这位刘太师能是放出什么屁来。哦不,唱出个什么花儿来。

刘太师滔滔不绝:“自古以来,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。男子顶立门户光耀门楣,女子生儿育女操持后院,如此阴阳相调和,天下才更稳定。若是女子为官,那谁去操持后_庭,相夫教子呢。这是反对原由其一。”

“其二,自古以来,男子便一直是社会和家庭的核心,长子嫡孙继承家业支撑门楣;女子却会嫁入他人家,不能支撑自己家族的发展不说,还会亏损原本的家产。如此情况下,女子却能爬到男子头上、做官出入朝堂,这会毁了天下多少好男儿的雄心壮志,极不可取!”

“其三,女子多心思轻巧,娇怯柔弱,办事不稳不说,她们一旦出现,人们就要为她们考虑避嫌,深怕败坏社会风气,有辱文人气节。别的不说,天下文人怕是都不愿意被小妇人沾染了圣贤书。”

“其四,从古至今就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。不说女子本就不如男,男人更会读书,自古以来……”

“若是开了这个先河,天下女子都想为官了。那这些本该归于女子承担的责任事务,又该谁去做呢?男女各司其职各安其位,阴阳才能和谐,世间方得太平。”

“是以臣以为,这个口子,绝不能开!”

“请皇上另择贤能!”

其实刘太师说的话里,一些观点有人赞同。但若说全盘接受,并不见得。

谁没点小心思呢。偏刘太师很多话说得太过绝对,不少想跟风的人犹豫起来。

这刘太师也真是的,哪有那么多自古以来,话说那么满,他们还怎么接?

他们踌躇间,温宏文快速出列,道:“臣反对刘太师观点!”

内阁大臣的身份压住了想要顺势附和的牛鬼蛇神。

温大人的声音丝毫不弱:“史记每朝每代都有编纂,根据史册可查,女子为官者虽寡,但并不是没有。同样,史料记载中,有才华的女子同样不少,诸侯时代出名的女公子比比皆是。”

说到这里,他直接对着刘太师拱手一礼,道:“怎么到刘大人嘴里,就‘自古以来、从无先例’了。莫不是书读的少了些?”

看到刘太师那张褶子脸瞬间涨红,温宏文满意转向圣上,继续说道:“读书人哪个不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。若是有文人只因有女子为官便一蹶不振、毫无雄心壮志,那这样的人本身就很难有所成就。”

“正人君子以气节

- 御宅屋 https://www.yuzhaiwu1.v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