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11
怎么知道,你只对她好,却从未说出口,便也都是暧昧。”
她了解这个弟弟。
他一向行动大于言辞,而宁沅又自幼没有什么安全感,不喜欢去猜测本就虚无缥缈的感情里究竟有几分是真。
比起行动上关切,言语上冷淡,她定是会更倾向于不论内外皆坚定选择她的善意。
她宁愿蒙蔽自己的心之所向,也不敢鼓起勇气赌上一回。
沈砚道:“她既不喜欢我,我说了这不是自取其辱吗?”
沈蘅简直恨铁不成钢:“那她都要同旁人私奔了,你还要你的面子做什么?”
“多说几句好听话会死是不是?”
沈砚抿了抿唇,纠正道:“不是我,是我的一个朋友。”
“好好好,你的朋友。”
沈蘅无奈道。
“总之,请你这位朋友好好学一学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意。”
沈砚不明白。
都说花言巧语的男人要不得,要多做些实事,怎么到他这儿反而行不通了?
第62章 练习
沈砚走在宫道上,琢磨着阿姊的话,试着想象了一下该如何与宁沅表达心意的场景。
空着手的感觉很怪。
他随手折了枝月桂,冷着脸递向面前的空气,道:“给你的。”
少女的模样很轻易地浮现在他眼前。
若是她在,定会微微瞪圆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,歪头凝着他:“为什么给我这个?”
他该回答:“因为我心悦你。”
……
多冒昧啊。
他终于体会到了一次脚趾微蜷的滋味。
与其让他说这样肉麻的话,还不若让他任她差遣。
他当即换了个说辞,重新递给了空气。
“因为它很香。”
不行,这句实在太过普通,与宁沅甚至不会产生什么联系。
他沉吟片刻,在心里补充道:“和你一样。”
这句话让他轻而易举地想到了那个隐秘的白日。
他吻在她那里,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她的滋味。
他很清晰地感受到耳朵烧了起来,且完全不受控。
……不过为什么听起来好像一个变态?
宁沅或许说得对,他可能真的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变态。
他一面自恼,一面忧愁到底该如何向她开口,转过一道宫门,再度把月桂递了出去。
然后不偏不倚地送进了陛下的怀中。
陛下本是过去找皇后的。
见沈砚折花递给自己,且脸上还带着诡异的绯红,赶忙往后退了一步,惊惧道:“沈执玉你做什么?朕可是你的姐夫!”
刚入宫不久的宁沅本一如既往地埋头匆匆走着,闻声抬头望了过去,透过金黄的银杏叶,恰见了红墙前的这一幕。
她蹙了蹙眉,心想,沈砚都不曾给她送过花。
她本以为他是一个不懂浪漫的男子,如今看来他也是知道的,只是那个能让他浪漫的对象不是自己罢了。
不过……这个浪漫的对象……嗯……怎么说呢……
好难评。
沈砚听着她的心声,无奈阖了阖眼,垂下手对面前满眼警惕的陛下道:“你别太自作多情。”
陛下这才捂着心口,长吁一口气道:“对嘛,这才是你。”
“你若不是为了给朕,那是在做什么?练习?想要送给宁姑娘?”
沈砚沉默不语,视线望向远方,搜寻着宁沅的身影,最后在一颗银杏树后瞥见了一抹烟粉色的缎料。
她是在偷看他吗?
陛下背对着宁沅,并未察觉她在,只是好心地接过他手里的花枝,叼在了口中,撑住红墙,冲他挑了挑眉。
“你学好了啊,朕只教你一遍。”他口齿不清道。
宁沅发现除却陛下那一声大喊,她并听不清两人之间的对话,看了片刻,觉得还是走掉比较好。
难怪沈砚频繁出入宫闱,深得陛下看重。
宁沅心中莫名觉得有些不是滋味。
还好她就快自由了。
她继续垂下脑袋,匆匆离去。
她今日是入宫瞧太妃的。
她是阿娘的小姑姑,从前对阿娘很好,只可惜一入宫门深似海,如今先帝不在,她身为太妃,更是鲜少露面,连宫宴时也见不到。
从前明薇执掌中馈,也不允她多来往,如今她回了祖宅,反倒松快许多。
听说太妃换季着了风寒,宁沅特地熬了些药膳来探望一番。
有陛下在,沈砚总不能撇下他离开,他把目光从银杏树旁收回来,见陛下眼里带着戏谑道:“阿蘅,要不要跟我去个地方?”
沈砚:“……”
他蹙起眉道:“臣得去太医院为皇后娘娘请太医,就不与陛下耽搁了。”
陛下一改先前模样,端正身形,担忧道:“你姐怎么了?”
旋即忙吩咐身旁跟着的宫人:“你去传太医,跑着去,越快越好。”
眼见宫人匆忙离去,他转头看向沈砚:“你快说啊!”
“没什么,臣只是觉得她眼睛出了些问题。”
“不然是怎么看上您的?”
陛下脸色一黑:“闭嘴。”
*
太妃们居住的院落素来偏僻清静,宁沅叩门进去,只觉得若是一生都蹉跎在这样的小院里,也实在是太过无趣了。
宫中的姑姑引着她往内室走。
“姑娘请。”
太妃自床榻上坐起来,见是她,不由有些意外:“沅沅?”
宁沅福了福身:“太妃娘娘,听闻你病了,我闲来无事,熬了这药膳来看看你。”
太妃和善道:“真没想到你还能来看我,许多年未见了,当初我抱你的时候,你还是个襁褓中的孩子。”
“后来你娘亲缠绵病榻,直至她……”她轻叹一声,“不说这些了,如今看你出落得如此水灵,你娘的在天之灵定然很是欣慰。”
“不像我,在这宫中半生,连个一子半女都没留下。”
宁沅其实不大会安慰人。
她觉得有没有孩子都是一种选择罢了,亲情的联结必然伴随着母亲的牺牲与奉献,个中滋味究竟是苦是甜,只有自己能体会。
但此时她觉得她总该说些什么。
她想了想,干巴巴道:“生育子嗣也未必都是幸事,皆是往鬼门关上走一遭,若阿娘没有生下我,说不定也不会去得这样早。”
救命……这个宽慰连她自己都觉得尴尬。
太妃闻言一笑,只拍了拍她的手道:“你倒也不必担心这个,若是身子康健,妊娠得当,也不会受那么大的罪,相反,如若平常就不重视自己的身子,病痛时常纠缠,也好不到哪儿去。”
“无论如何,你都要保重自己啊。”
宁沅对她浅浅一笑:“多谢太妃。”
兴许人年纪大了,就都喜欢谈起从前